『→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不求推薦票,兄弟們不砸票啊,這樣是要不得的!過來的老兄弟們都在評論區留個痕跡,讓葫蘆看到你們的身影唄。)
跟著進入車間,從大門到車間內部,接連有三道玻璃門,每兩道門之間,都有一段距離,周圍同樣用玻璃隔開。
第一個空間內,頂部跟兩側都佈置著風機,用於吹去進入車間之人身上的灰塵。
第二個空間內,則是去靜電。
這是中國第一個恆溫無塵精密機械加工車間。裡面安裝的是來自美國的數控車床,數控銑床以及三軸加工中心,數量不多,每一臺卻都被當成了寶貝,這是中美恢復外交關係之後,美國人私下賣給中國的一批先進數控機床。
花了多少外匯,費了多大精力,不是參與的人,估計弄不清楚。從談判到最後裝置到中國,用了四年。
整個車間的數控機床,全屬於巴統協定中禁運的先進戰略級技術裝備!
來得不容易,國內的人員自然就把這些高階頂級加工裝置當成了祖宗供著,就怕祖宗們哪天撂挑子不幹了。
所以,專門搞了這樣一個車間。
出了故障後,往往都得調集一堆技術人員開會討論,制定各種方案,領導審批一系列流程走下來,才能開始故障排除。
謝凱非常清楚,以前經常笑話父親那一代技術人員。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才理解父輩們為什麼如此小心對待這些裝置。
國內技術力量突飛猛進,他們才有資格不在意頂級裝置出故障罷工。
壞了?
隨便修,他們有豐富的維修經驗;即使修不好,也無所謂,國內可以生產的,直接更換,更換不了的,買!政府有的是錢。
這個時代不行,全國的數控機床,加起來,甚至不如謝凱他們那個時代一家中等規模的機械加工廠多。技術人員沒有經驗積累,自然得小心。國內生產不出來,國外封鎖,有錢都買不到,何況沒錢。
車間裡不管技術人員還是管理人員,都穿著白大褂,帶著白色防靜電帽。
裝置壞了,也沒停下來,技術工人在培訓,技術人員們則是愁眉苦臉地圍著被擦得一塵不染的機床大爺們討論維修方案。
見著一群人進來,所有人目光都投了過來。
“謝工,有解決方案了嗎?”一名戴著眼鏡的年輕技術人員也不管進來的大佬們,急切對謝建國問道。
謝建國點了點頭,“準備一下,把PLC控制系統拆下來。準備更換裡面被燒燬的晶片及電子零件。”
“謝工,這……”年輕人詫異地看著謝建國。
“全部拆開?”
“上面批准了?”
“更換內部晶片,系統程式怎麼辦?晶片不匹配怎麼辦?”
幾乎所有的技術人員都是圍了過來,紛紛問出自己的疑惑。
知道了故障所在,他們卻因為技術問題,不敢拆開了更換。
美國人給裝置,只給了簡單的技術資料,除非對PLC控制系統內部瞭解透徹,誰敢動手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