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大一筆資金了。
真正需要那遣散費的,其實都是高階軍官們。
基層的官兵,人數雖然眾多,一人幾千美元,已經夠他們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了。
“你們搶錢呢?無法飛起來的破爛,都要這個價?知道白俄羅斯跟其他國家的伊爾76什麼價格嗎?就連俄羅斯,伊留申那邊,全新的伊爾76,報價也不過2800萬美元。”羅峰撒謊,張嘴就來。
可這謊話,卻讓特拉剋夫跟旁邊一直沒有吭聲的維托爾等人緊張了。
這價格,完全有可能。
現在俄羅斯的經濟狀況比烏克蘭還差。
接手了蘇聯超過60%軍事工業跟科研單位的俄羅斯,資金需求更大。
他們的科研單位,需要資金投入來維持;生產線,需要訂單來維持;甚至,很多蘇聯留下的武器裝備,都需要資金來維護保養,缺乏維護保養,那些裝備很快就會報廢……
2800萬美元,生產製造伊爾76,甚至還會有微弱的利潤。
換成烏克蘭,要是誰願意採購安124,只要不虧本,他們也會同意出售的。
一架飛機的沒有利潤,但是這架飛機生產過程中,帶動的產業,會讓很多人有工作機會。
“你們覺得多少價格合適?”維托爾直接開口問柳東盛。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
現在賣二手裝備的,沒有什麼地位。
誰讓蘇聯造那麼多?
截至目前為止,整個蘇聯,製造了超過700架伊爾76,無論是軍用,還是民航,都有大量數量在服役。
俄羅斯繼承的數量,也就不到一半,可伊留申設計局跟製造工廠都完整地被俄羅斯繼承了。
舊的沒有賣出去,新的也可以製造出來。
整個俄羅斯境內有著太多航空設計製造單位,競爭本來就激烈。
賣出去,拿到錢,比放在手中生鏽要靠譜很多。
“1500萬美元!”柳東盛報出了一個讓對方根本無法接受的價格。
1500萬美元,買一架運10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