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勝於雄辯。
“他們是挖人才能有這樣的成績!”自然還是有人不樂意。
“為什麼他們能挖人?為什麼這些技術人員願意去他們單位?僅僅是因為他們擁有充足的經費,充足的專案嗎?從一開始,他們沒有拿一分錢的財政撥款,現在手中握著上千億的經費……”領導有些不樂意了。
當然,在座的,都是領導。
而且還是大佬。
“諸位領導,雖然國家透過載人航天工程基本上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可大家想過沒有,目前一年經費預算我們能拿到多少?”
一直沒說話的田克龍見時機差不多,對眾人問到。
所有人都看著他,一時間沒人吭聲。
經費!
這是目前國內任何專案操心的問題。
國家經濟是有很大的增長,可在各個專案的經費稽核上,那都是極其苛刻的,多一分都沒有。
“三百億,值得我們考慮了。雖然他們有些行為讓人很不恥,大家不要忘記,我們都是屬於國家單位,我們任何一家單位的技術進步,就是整個國家的技術進步。按照我們上報國家的計劃,分三步走,整個工程投資大約700億,那時候已經建立了空間站……他們出300億,在前期,這些資金,可以讓我們把這個計劃所有的相關係統全部鋪開,僅僅這三百億,應該就能讓我們進行空間站的前期實驗……”
田克龍當著一幫領導,也不管自己的身份,直接提出來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國家同意他們搞這個專案,但是資金,前期不可能拿到多少。
“國家批准了這個專案,前期屬於基礎佈局時期,每年經費最多也就五億!這是很龐大的一筆錢,可對於缺乏太多基礎領域的我們,平均分攤到每個專案,能有多少?”
“克龍同志,你的意思是?”領導問田克龍。
“無論最後結果如何,都是國家在航天領域的科技實力增長。大家都是國家單位。何況,蘇聯跟美國,載人航天技術比我們先進了幾十年,二十多年前他們都已經把宇航員送上太空,送上月球,我們差距太大了……不能因為小集體利益,就不去追趕……有這三百億的投資,我們完全可以在96年就進行初步的載人航天實驗,99年完成宇航員上太空的任務!”
田克龍說的這些,都是有理論基礎的。
航天為了穩妥,讓國家批准計劃,所有的一切都是非常保守,就因為知道要多了經費,國家不會批准。
既然有這可能,為什麼不同意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