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現在的運10,其實並不適合市場競爭,只能靠著我們自己逐漸開拓市場,讓客戶熟悉,瞭解。空中巴士的團隊也來中國了……現在市場需求看起來很大,可拿得出的錢就那麼點,與其便宜別人,不如咱們自己多掙點錢投入到運10的補貼中去。”
汪貴林的說法,讓謝凱不由多看了他好幾眼。
這是要用從蘇聯搞到的廉價圖154擠佔市場,大家都別想在市場中得到好處。
運10有整個基地的財政支撐,問題不會太大,反正這麼多年沒有訂單也堅持下來了。
現在雖然訂單不多,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麥道不同,沒有可能太多的補貼。
“對,波音跟空中巴士,進入我們市場本來是奔著利潤而來的,咱們要讓他們賣一架飛機虧損一筆錢,只要他們能扛得住!”
鄭宇成一臉陰險。
反正這事兒,他不認為有錯。
“這根本就攔不住。反而搞得市場一片混亂。”謝凱雖然覺得鄭宇成他們的辦法不錯,總覺得這不是好事。
不利於未來運10系列大飛機的發展。
“我們有了技術基礎,現在需要的是更多的時間跟資金來發展。資金問題相對來說容易解決,可時間呢?要是他們進入國內市場後,聯合打壓我們的大飛機,如何解決?民航總局本來就不看好運10,之前雖然訂購了15架,那是沒辦法的事情,包船王兩架商務機,那也是友情訂單,其他的怎麼來的,你比咱們更清楚。川航才算是第一個真正的客戶,那也是因為沒錢!”
鄭宇成不滿謝凱的想法。
什麼叫把市場搞亂?
不亂,等到歐美的航空公司進來,搞得更亂。
運10得不到的市場,他們也別想得到。
圖154,人家蘇聯用了那麼多年,生產了數百架,也沒有任何問題,在國內使用,更沒有什麼問題。
“運10根本就不適合貨運,民航訂單不多,只有等運15出來,我們搞貨運用自己的飛機還是可行。空軍那邊也需要不少的軍用運輸機,如果搞不出運15,他們就得采購伊爾76,那玩意兒蘇聯人現在也賣得便宜……”鄭宇成越說越不滿。
謝凱平時根本就不關注這些。
事情遇到了,才來想辦法解決,那時候都晚了。
做什麼,提前佈局,難道不好麼。
謝凱現在完全是當局者迷,依然沒有那個覺悟。
他的存在,很多情況都跟歷史上發生了很大的偏差,就如同現在麥道在中國國內,並不是唯一的大飛機生產能力。
運10依然在。
這就讓他們原本的計劃落空了。
即使麥道最終破產,波音收購了麥道,也沒有原本歷史上的底氣那樣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