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一個泵後搖擺技術,就足夠他們在跟航天團隊的談判中佔據主動。
“他們會同意麼?載人航天那可是國家未來的重點發展規劃,雖然現在投入少……他們絕對不會同意把主動權交給我們……”孫玉成看著謝凱直搖頭。
不是他不相信這技術的重要性,而是航天不會同意讓他們來主導的。
“談談再說唄。他們一直都在跟我們的合作中不積極,調集的專家也少。”
謝凱最不滿的就是這個。
國家載人航天工程,還有幾個月就要得到批准了。
921工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92年1月開始。計劃剛被批准,最高單位的領導們就提出,要在98年之前取得載人航天方面的重大技術突破,99年爭取航天飛船上天。
神舟一號確實是在99年就升空了,而且圓滿完成了實驗。
謝凱不知道最後國家的天宮號建設成了啥樣子,也不知道中國登陸月球的工程什麼時候完成的。
反正他原本那個世界,他參與不到這些專案中去。
現在不同了。
他可以加快這個速度。
“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有錢!現在開始,也有技術了。他們不合作,我們就自己搞,爭取在未來五十年內,能夠登陸上月球……我應該可以活到那個時候的……”謝凱很有野心。
對於蘇聯專家家屬隊伍中有間諜的問題,有人去負責,他也就不管了。
現在有了技術基礎,有了核心專家,就得找航天那邊的人進一步談判,讓航天加大這邊的投入力度。
“現在我們可是在收縮科研經費。”孫玉成提醒謝凱。
“這個不影響。載人航天一開始的基礎科研專案不需要投入太多,跟咱們現在的很多專案都是有著直接的關係,有這個專案,不過是為了整合。”謝凱想了想,覺得不會多花太多的經費。
基地在飛彈跟衛星定位等系統中的投入不少。
可沒有一個專案整合所有的系統,這就讓他們所有專案顯得凌亂。
特別是他們想要搞的中遠端防空飛彈,對衛星系統需求很高。
衛星系統,又屬於航天的。
有了載人航天專案,這些系統可以整合,技術共用,從而加快技術突破的速度。
“最好是在99年咱們建國50週年的時候,可以把宇航員送上太空。”謝凱說道。
鄭宇成跟汪貴林等人直接集體翻了白眼兒。
“你還是得說通楊倩,要是她不同意,沒錢,都白搭。航天那邊經費也緊張。”汪貴林提醒謝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