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伊拉克,他們連生產的材料都無法制造……”莫倫斯基頓時搖頭。“具體去哪裡,我也不知道。招工的人也沒有明確說法。只是讓我們做好準備,明天會有車來接我們,統一出發。”
“如果到時候不願意去了,怎麼辦?會不會有什麼危險?”伊莎貝拉擔憂地問道。“廠裡面對這事情,知道嗎?”
她的擔憂很多。
“如果大家要反悔,即使不願意去,也不會有人強迫的。他們說了,行李什麼的,都不需要帶,連吃的、用的都不需要帶,只要帶上自己的貴重私人物品就好……以後什麼時候能回來,現在也不知道。”莫倫斯基同樣對這事情不清楚。
他說這話時,院子裡面一塊玩的孩子們開心的笑臉,準備食材的女人們臉上幸福而真誠的微笑,都已經有很長時間沒看到了。
再看看院子破落的環境,莫倫斯基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
他心裡甚至隱隱感覺到,這一次離開,估計這輩子都不會再回來了。
背叛國家?
這是不存在的。
他們只是為了生存下去,為了孩子們健康成長。
如果不尋找新的出路,繼續這樣下去,甚至會餓死。
即使是莫倫斯基,孩子們大部分都已經長大成年,卻也得不到任何工作,每天都只能閒逛,靠著家庭不多的收入來維持基本生活。
工資,已經成了歷史。
所有人幾乎都已經忘記上一次發工資是什麼時候了。
“那邊真有說的這麼好嗎?”伊莎貝拉還是不相信。“別到時候我們去了,比國內環境還差。”
一旦離開自己的國家,就成了無根的浮萍。
國家強大,到哪裡都沒有什麼問題。
可國家變弱了,這就不是什麼好事。
強大的蘇聯,現在已經沒有了之前的強盛,連自己的人民都無法養活了。
“據說是一個發動機廠,給出的工資並不是太高,保障比較充足。每個人在上船前,都會得到1000美元的現金。”莫倫斯基向幾人介紹條件。
每個人,1000美元的安家費。
“即使到時候不去,也會發放200美元的現金讓人離開……”
“如果他們在上船後搶回去怎麼辦?上了他們的船,未來在哪裡都不知道,我們……”作為女人,伊莎貝拉總覺得這事情不太靠譜了。
不僅沒有安心,反而還擔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