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布拉欣也沒有管謝凱的反應,繼續把這事情內幕告訴了謝凱。
他們這是利用卡斯特羅來拖延多國部隊發動對伊拉克的進攻的時間。
時間越長,伊拉克的軍隊戰鬥力將會更強……
謝凱只能再次歎口氣。
他比誰都清楚,伊拉克即使沒發動入侵科威特的戰爭,戰爭早晚也會發生。
誰讓伊拉克軍事實力增長迅速,又佔據著石油資源豐富的土地?
第二次海灣戰爭,是第一次的延續,是美國人為了控制石油而發動的戰爭。
明明伊拉克被制裁了十多年,軍隊戰鬥力因為武器裝備得不到更換而變差,對美軍在中東的霸權並不會造成多大威脅,可美國人為了更好地控制中東的石油,依然對伊拉克發動了戰爭。
打伊拉克,一方面可以幹掉美國的反對者,另外也是殺雞儆猴嚇唬中東其他的產油國,告訴他們,誰不聽話,誰將會是下一個伊拉克。
至於藉口?
那玩意兒隨便編一個就行,戰爭結束後,誰還能改變什麼?
如同第二次海灣戰爭,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了對伊拉克的戰爭。
然而,戰爭結束十多年,美國人也沒找到發動戰爭時候說的伊拉克擁有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美國打伊拉克,只因為石油。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這也是為什麼整個中東,從蘇聯解體後,一直混亂無比的原因。
阿拉伯人擁有世界重要的資源,卻沒有一個能力保護。
伊拉克如果強大了,美國人根本就沒有可能那麼輕鬆控制中東的石油,完成全球石油美元戰略。
“當初發動兩伊戰爭,是因為總統聽信了美國人的建議,認為有美國跟蘇聯共同支援,可以佔領波斯,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易卜拉欣的話,讓謝凱更是詫異。
兩伊戰爭居然也是美國人忽悠伊拉克發動戰爭的?
難怪兩伊戰爭期間,美國人向伊拉克提供了軍事顧問,並且提供衛星映像以及情報支援……
可惜,兩伊戰爭,消耗了伊拉克太多的國力。
兩伊戰爭後,伊拉克經濟尚未恢復,美國人一邊表示伊拉克跟科威特是阿拉伯內部爭端,一邊逼迫沙特跟科威特增加石油產量打壓石油價格,並且讓兩國對經濟面臨崩潰的伊拉克政府逼債……
終於,無法忍受的傻大木,在剛結束戰爭連國內經濟還沒恢復的情況下,悍然發動了對科威特的入侵。
現在,美國人的目的達到了。
“謝,我們需要你的幫助。這次戰爭,我們損失很大……”易布拉欣說完這一切,一臉哀求地對謝凱說道。
他希望謝凱能繼續向伊拉克提供武器裝備。
“雖然我們外匯儲備很少,但是可以用石油交換,像之前石油換裝備那樣……實在不行,油田也可以……”
易卜拉欣提出的條件,可以說非常讓人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