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由黃金髮自己承擔。
運回來上百車皮,幾乎都是沒有什麼用的,還被那些混蛋亂七八糟地堆在一起……
結果很多都特麼的是蘇聯人的日記,基本上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
沒有優秀的翻譯,從上百車皮裡找有用的資料,更讓人頭大。
紅旗集團負責對收這些的人要求,只要有價值的資料,沒價值的不要。
譚林看著黃金髮,聳了聳肩,攤開雙手,同樣很無奈:“黃總,大家都缺翻譯,尤其是有專業技術水平的俄語翻譯,根本就請不到……”
面對黃金髮的求助,譚林同樣沒辦法。
好一點的翻譯,早就被他們網路了。
他們同樣也在全國找人,都沒什麼用,大多數人都被紅旗集團給弄走了。
“譚總,我這真沒法了。借點人給我吧,我這裡面的利潤,你拿六成,我只留四成!”
黃金髮下了狠勁。
要是沒有專業技術人員,收購越多就虧越多。
雖然虧本不可能,蘇聯廢紙他給的價格再高,只要有一份技術資料,都能買不知道多少個車皮的廢紙。
從國內運輸輕工業產品到蘇聯,價格翻幾倍。
直接用輕工業產品換廢紙資料,一公斤的成本將會便宜到忽略不計的程度。
關鍵很多資料是否有用,他不知道,都堆放在那裡。
眼睜睜地看著金山卻無法變現,他能不頭大?
誰願意放棄發財的機會?
譚林直接搖頭,一臉苦笑:“你如果有人提供給我,你提供的人負責的專案我分三成利潤給你!”
譚林搞的那些,遠比黃金髮收購破爛的利潤高很多。
他都願意給出三成利潤,可想缺人到了什麼程度。
邊境兩邊,無論是蘇聯懂漢語的人,還是懂俄語的中國人,能認能寫的早就被各路倒爺給高價招聘了,留下的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
甚至年輕的不識字的,只要能無障礙交流的,也被招聘走了。
有機械等專業技能的翻譯在這邊境上更是嚴重稀缺,估計比東北虎都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