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相控陣雷達。
這玩意技術效能先進,可有個最要命的確定,成本高得離譜!
用在超7A上的只是簡易版本,成本也就三百多萬美元。
404剛研發出來的那種,技術還不是很成熟,一套就得2千多萬美元!
完全是國內任何部隊承受不起的價格。
李明山看著謝凱:“你也是這意思?”
“超7B賣給海軍航空兵?為什麼賣給他們?最初研發時,我們的定位就是出口,而且裡面的配置跟很多設計,都是出口向,海軍使用並不合適。”
謝凱以此回答李明山的詢問。
鄭宇成一聽,急忙拉拉謝凱的衣角:“我們開始並不是這樣說的啊……”
謝凱並沒理他,徑直對李明山說道:“首長,美國人這明顯是想終止合作,而又不願意承擔他們毀約帶來的信譽損失,雖然信譽這玩意兒對美國人根本就不重要,他們根本就不在意……”
謝凱瞭解殲8II工程內幕。
和平典範工程,原本美國就不是真心實意想幫中國發展軍工科技,提升國防實力。
只不過為了拉攏中國對抗蘇聯,分擔蘇聯給美國的壓力,才應運而生的一個專案。
隨著這幾年蘇聯國內部經濟狀況越來越差,軍事專案卻日益增長,惡化的經濟狀況無法支撐蘇聯龐大的軍事工業體系發展,蘇聯軍工陷入了停滯。
從那之後,美國人就開始在跟中國的合作上玩心眼兒。
一直拖著研發進度不說,最終讓整個專案完全停滯了下來。
從88年蘇聯國內經濟狀況惡化到無法彌補的程度,被國際上眾多國家瞭解後,美國人就開始採用拖字訣。
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之前把美國在間諜一網打盡造成的。
雙方都明白,和平典範工程只不過是面子工程,持續不下去。
連中國與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的軍事合作專案,也都進展不大。
這些國家提供的技術,對中國來說是落後的。
對於各國來說,也是他們淘汰的技術。
中國與國際合作的真正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技術。
在學習技術的時候,同時學習歐美在技術開發過程中的流程及管理制度。
在合作過程中,大量中方科研人員去國外,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
這些東西,連蘇聯都是欠缺的。
技術開發,終究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對於這樣的事,你怎麼看?”龍耀發問謝凱。
“首長,我們手中已經有了蘇27及F14這兩款先進的三代重型戰機,沒必要再花費鉅額資金與美國人合作殲8II工程。殲8II我們可以自己改進,沈飛那邊已經有蘇27的技術,把蘇27上的一些先進技術用到殲8II的改進上,效果比跟美國合作的方案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