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技術基礎,技術人員,技術研究裝備等,沒有一樣是伊拉克具備的。
總統卻覺得這很容易。
“中國人當初在新中國成立時,沒有任何工業基礎,他們能在短短几十年建設到這種程度,以我們的工業基礎,遠比當年中國更好,何況我們擁有大量石油……”
總統認為,這個真的不難。
薩德25工廠都可以把從蘇聯進口的飛毛腿改成4種型號,而且最大射程超過500公里……
飛彈都能造,造個坦克啥的,應該比飛彈容易。
坎拉姆很想提醒總統,伊拉克石油現在賣不出去。
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還在旁邊虎視眈眈。
在伊拉克接受聯合國660號撤軍決議後,多國部隊依然從中作梗,要求讓伊拉克接受聯合國派出武器檢查團隊決定,檢查伊拉克是否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無論缺什麼都找蘇聯人,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必須儘快補足青年軍官團重建所需要的武器裝備!”
總統沒有再廢話。
這命令不僅是對坎拉姆,更是對卡邁勒的壓力。
總統看著卡邁勒,“想辦法繼續跟中國人談判,要求他們繼續提供飛盾359,及359坦克等其它裝備……”
坎拉姆沒去反駁總統。
在這時去反駁總統,是不明智的。
伊拉克還處在被聯合國制裁的階段,中國人絕不會冒任何風險向他們提供任何武器裝備。
一顆子彈都沒有可能。
生產武器裝備的技術跟裝置,中國人在這時候也不可能提供。
蘇聯人倒是想幫助伊拉克,可想運輸這麼龐大的機械裝置也是沒可能,何況伊拉克現在給不起錢。
欠著蘇聯的賬,都還沒還。
隨著戰爭結束,蘇聯那批應該交付的米格29戰機,在交付了36架後,又拒絕交付了。
聯合國都被美國把持著,蘇聯人是徹底無法在聯合國中說得起話了。
“該死的中國謝,如果不是他的拒絕,我們怎麼會遇到這樣的難題!”
坎拉姆現在對謝凱恨上了。
謝凱如果同意向伊拉克提供武器裝備,他哪裡會遇到這樣的困難?
現在讓他這位軍工部長去自己生產大量的重型武器裝備,坎拉姆覺得根本沒有任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