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總統找來了國務卿,與國務卿一番密談後,國務卿詹姆斯·愛迪生·貝克很快就踏上了飛往中東的專機。
國務卿將會好好地與沙特王室溝通關於美國對沙特的軍售問題。
向沙特這樣的盟友出口常規武器裝備,雖然可能遭到那些與以色列有深厚“友誼”的猶太財團支援的政客們的反對,可對現在的美國來說,出口武器裝備,才能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要當美國的盟友,就必須得從美國買武器。
如同蘇聯領導下的華約國家一樣,不管是羅馬利亞、保加利亞這些屬於蘇聯盟國的國家,還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經濟、工業等,都是被蘇聯緊緊控制的。
美國同樣如此,只不過不如蘇聯那麼直接,那麼霸道。
現在歐洲的工業體系都廢掉了,歐洲各國只能成為美國的配套……
對於這些國家來說,各有各的難處。
可對在海灣戰爭中輸掉了戰爭的伊拉克人來說,這已經不是處境艱難的問題了。
國內經濟困頓,石油被禁運,更重要的是歐美還特麼的在伊拉克自己的領空中設立禁飛區。
這一切,都不是讓人無法接受的。
最讓伊拉克人無法接受的,則是他們消耗的裝備無法得到補充。
同時,想要搞到更先進的裝備,更沒有可能。
傻大木一直都在要求自己手下,從國際上任何渠道,尋找可以補充伊拉克軍隊的武器裝備。
到現在,都沒有任何訊息。
如何能不讓總統著急上火?
“必須儘快重建提克里特師青年軍官團,我希望這支部隊很快能擁有戰鬥力!”
傻大木現在很後悔當初要幹掉卡齊姆。
能力出眾,對自己又忠心耿耿的卡齊姆,在整個戰爭中,指揮相當得體。
也正是卡齊姆的佈局,才讓美軍吃了那麼大的虧。
同樣也是卡奇姆的安排,才讓伊拉克軍隊最大程度保留了作戰實力。
在撤退戰爭中,提克里特師最精銳的伊薩德師為了掩護其他部隊撤退,損失了 2/3重型裝備。
青年軍官團全軍覆滅。
卡齊姆這位伊拉克前國防部長,南部戰區指揮官,在得到總統下令自裁的命令後,沒有逃跑,而是在最後撤離戰役中以身殉國,為國家戰鬥到最後一刻。
“陛下,青年軍官團裝備不夠,359主戰坦克,飛盾359防空飛彈系統,前衛防空飛彈數量也不足,天箭反坦克飛彈幾乎消耗殆盡……”阿瑪德提醒總統,不是他們不努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卡齊姆殉國後,阿瑪德的日子並不好過。
阿瑪德本想證明自己,可最終,卡奇姆戰死,他也依然活在卡奇姆的陰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