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蘇聯,工業佈局其實並不完善。
大部分重要工業佈局在俄羅斯境內,其次是烏克蘭。
羅馬利亞、保加利亞等加盟共和國,都只有很少一部分,而且還不是很重要的工廠。
烏克蘭這些國家,還是因為在加入聯盟之前國內工業基礎比較好,才會得到部分工業佈局。
加入蘇聯的中亞五國,都是聯盟的農業國或資源供應國,根本沒有什麼工業基礎。
鄭宇成跟汪貴林等人自然不知道立陶宛脫離聯盟,是蘇聯解體的第一步。
立陶宛脫離聯盟後,蘇聯政府並不是沒有考慮動手。
卻因為缺乏部隊開拔經費,無法支撐起戰爭,只能採用別的手段,這也讓其他加盟共和國看到蘇聯政府的無力。
從而,在這一年,越來越多的國家脫離蘇聯,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
波羅地海三國,獨立公投,更是給了蘇聯最致命的一擊。
“先盯著那邊,等那邊局勢徹底無法挽回時,再開始動手,不過要注意,不能讓歐美截胡我們看上的人才跟技術。”
謝凱最擔心的就是歐美把蘇聯的人才跟技術搶走了。
盯上蘇聯寶貴財富的,不只有他們一家。
現在下手,也可以,蘇聯國內因為經濟崩潰,本來就混亂。
可無論如何,蘇聯終究還是蘇聯。
做得太過分,蘇聯政府把國內矛盾直接轉移到他們身上,說不定還能讓蘇聯再次復活。
那時候,啥都別想得到。
謝凱可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咱們是不是讓民間的那些人先搞些東西回來?”汪貴林問謝凱。
他們不適合動手,現在跑蘇聯撈金的倒爺可不少。
尤其是方強、譚林、鄭權這三個人各自形成的利益集團。
“這個肯定可以啊。一些普通的技術圖紙,直接以收廢紙的形式收回來,然後再高價向民間的廢品收購商手中收購,提供給需要的企業。”
謝凱覺得這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404佈局的人,不易現在就開始行動。
因為蘇聯國內輕工業產品的匱乏,中國又因為各種產品太多,誕生了無數倒爺。
這些倒爺,都在大規模從蘇聯境內倒騰各種工業產品,從國內換取生活物資及輕工業產品運往蘇聯。
兩邊一倒騰,利益數倍。
“我去找老方他們溝通一下,這事兒得讓他們來。”
謝凱知道汪貴林找自己的目的就是讓他去找老方跟譚林。
這些人,得賣謝凱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