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力最強的提克里特師,只有伊薩德師進入了科威特。
而且這支部隊比其他提克里特師部隊戰鬥力更強。
戰區聯合司令部根本不願意讓他們作戰。
科威特複國軍,一個混編合成旅,裝備300多輛359坦克,大量飛盾359,有地紅旗戰術飛彈支援營,甚至還有122自走榴彈炮伴隨坦克作戰……
如此強悍的裝備,不參到自己國家的複國戰爭,無法向整個國家交代。
伊拉克入侵時,王室成員大部分安全撤離。
可在伊拉克佔領後,科威特的大部分民眾沒有撤離。
在戰爭中,如果不是王室成員及科威特政府反對,美軍與多國部隊將會對科威特境內展開更大規模的轟炸。
空中轟炸,炸了平民,是很正常的。
在科威特境內,如果由美軍與其他國家部隊進攻,絕對不會顧及科威特國民傷亡。
“從海夫吉北側27公里區域反攻回國?”
薩馬科接到納吉農的電話,有些不明白。
“青年軍官團在邊境不動,是為了吸引火力,消耗美軍跟聯軍更多彈藥……”
納吉農把自己跟旅參謀部分析的結果做了介紹。
“按照我們受到的訓練,他們肯定會在那一區域投放大量石墨粉塵,甚至用裝有電磁炸彈的飛彈瞄準了這一區域……”
受訓於祁連山,納吉農深深知道,伊拉克人會用什麼方法來阻止美軍跟多國部隊的進攻。
換成是他們,在劣勢情況下,同樣會做出這樣選擇。
多國部隊的裝備優勢,伊拉克軍方根本沒法彌補。
長時間的轟炸,讓伊拉克在科威特的軍隊後勤補給出現了嚴重問題,現在唯有撤軍一途。
要撤軍,怎麼辦?
不把敵人打痛,就會遇到強敵追擊。
伊拉克人這是要撤軍了!
“伊拉克撤軍?怎麼可能!戰區聯合司令部認為他們要發動地面總攻……”
薩馬科不敢相信納吉農的判斷。
伊拉克人取得這樣大的戰果,不趁勝追擊,反而撤兵?
沒有道理啊。
沒瞧著連伊拉克空軍都已經做好了出動的準備?
“美國人吃虧,就說明很多問題。我們受訓的地方,有一個團隊專門研究世界上所有軍隊的作戰方法,然後使用這些方法演習……”
納吉農一說到培訓他們的老師,臉上尊敬之色油然而生。
雖然裝備不好,經費不多,可那支部隊確實擅長在裝備劣勢的情況下創造新的打法來獲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