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一,北緯33°13′27″、東經44°23′33″,距離1218.5……”
“目標二,東經……北緯……距離1208.3……”
“目標三……”
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指揮中心,軍官們正不停下達命令,要求作戰單位輸入打擊目標的座標。
在這一片海域,不僅只有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在輸入導彈發射的座標引數。
另外幾艘可以發射導彈的戰艦,指揮中心都透過計算機,把目標座標引數輸入到導彈發射艙裡的各枚導彈制導部份。
這些資料來於空中軍事衛星傳輸的座標。
有了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利用經緯度,能夠精確地確定目標準確位置。
在實驗過程中,透過GPS制導打擊目標,精度範圍在五米內。
具體實戰效果如何?
需要透過實戰來驗證。
紅海距離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有近1200公里的距離。
戰斧最大射程可達2500公里,對於這樣的巡航導彈來說,這個距離僅僅是一半射程,根本不是問題。
“目標一,瞄準,引數確定,請求發射……”
“目標二,瞄準,引數確定……”
“目標三……請求發射……”
一系列的彙報反饋到指揮官耳中。
整個區域,幾艘導彈艦同樣也處於這樣的狀態。
艦隊指揮官在得到所有目標都已經確定後,看了時間,沉聲地下達命令:“立即發射!”
“轟~轟~轟……”
戰艦後面甲板上,垂直髮射單元艙蓋開啟。
裡面的導彈在一團白煙的伴隨下,緩緩向上升空。
導彈尾部火箭發動機燃料劇烈燃燒,產生出巨大轟鳴,同時,還有更濃密的白色煙霧。
幾艘戰艦上空,戰斧導彈緩慢升空,隨後速度越來越快,拖著濃濃的白色煙霧,極其壯觀。
這次發射的導彈,在四艘不同的導彈艦裡發射超過30枚戰斧導彈。
此刻,地中海東海岸。
靠近以色列的外海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