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速度,幹掉他們,伊拉克的戰機距離你們只有70公里……可以發射飛彈了……”
預警機的雷達,一直盯著所有伊拉克的飛機。
這些飛機分成三個機群,一個機群24架向增援上來的美國飛機撲去。
之前對航母艦隊執投放了反艦飛彈的機群,24架已經在以極快的速度向伊拉克方向逃竄。
更後面的一個機群1架速度緩慢的伊拉克飛機剛剛完成轟炸任務。
根據飛行引數來看,應該是蘇-4。
預警裡的情報參謀,正在不斷地向快速趕來增援的美國機群提供目標,甚至把目標的座標,速度等引數透過資料鏈傳輸到增援的戰機裡。
其實不用預警機傳輸目標引數,這麼近的距離,增援的飛機早就透過雷達發現了伊拉克的戰機。
只不過,有了預警機的指揮,增援的戰機,可以包圍這些伊拉克戰機。
最早趕到的美國戰機,只有6架F16。
12架米格29向著這6架F16主動迎了上去,另外12架給蘇-4護航的米格-9同樣也往這個方向趕了過來。
以寡敵眾!
美國空軍飛行員根本就沒有絲毫猶豫。
航母艦隊正在數十公里外區域挨炸,必須要趕上去阻止。
如果因為對方數量多,稍有退縮,航母艦隊的損失將會更加慘重。
一旦不救援,伊拉克肯定會派出更多戰機轟炸美國的航母艦隊。
“目標鎖定。”
“發射!”
在50公里外,一架-16的雷達就鎖定了一架米格-9,飛行員毫不猶豫地按下了發射按鈕。
飛彈射程遠,就是這麼任性。
趕來增援的F16,都是屬於戰備值班狀態,還是執行攔截任務的。
每架飛機的機翼下都掛載著兩枚AIM120中距空空飛彈。
這些飛彈屬於美國新研發出來,剛裝配部隊尚未實戰檢驗效果的新一代空空飛彈。
大部分-16都還無法攜帶這些飛彈,如果不是為了應對戰爭,這些-16同樣不會有這樣遠距離攻擊能力的飛彈。
-54那樣的飛彈,只有-14才能攜帶。
理論上,-10最大射程90公里,實際射程多遠飛行員也沒數。
在50公里的距離,而且雙方戰機正在高速接近的情況下,飛行員發射AIM120空空飛彈,也算是比較保守了。
“轟~”
AIM120空空飛彈尾部發動機,在飛彈脫離機翼下發射掛架的瞬間就成功點火,燃料劇烈反應提供的強勁推力,使得飛彈以極快的速度向著數十公里外的米格29撲去。
“繼續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