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架超7A,搭載40枚C801反艦飛彈,還有四架多出來,這四架直接用來掛載反輻射飛彈。
8枚反輻射飛彈,足夠對被電磁炸彈攻擊後對美國航母艦隊的雷達補刀了。
叢集攻擊美國艦隊前,先用帶著電磁炸彈的地紅旗飛彈對航母艦隊所在區域炸一遍,隨後則是發射反輻射飛彈來確保美國航母艦隊失去最後的探測能力。
然後吧,20架超7A的40中國飛魚隨便炸癱瘓掉的航母或軍艦。
同時,蘇24還會把大量石墨炸彈丟到艦隊上空。
確保即使無法炸沉美國航母,也需要讓美國付出更大代價才能修複。
打掉航母艦隊的防空雷達系統,只是第一步。
只有在整個艦隊失去防空探測能力時,發射反艦飛彈,才能有更大作用。
阿瑪德自然知道,如果不把戰機轉運到靠近波斯灣的區域,以戰機只有四五百千米的作戰半徑來說,很難達成目的。
“要不,利用汽車分散,從公路把這些戰機拖到南部區域?”
阿瑪德召集參謀部的人之後,參謀部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之前,總統下令分散隱藏戰機,避免在機場被美國空襲摧毀。
現在戰機都是分散在各處,原來也是由拖車把戰機拖到周圍隱藏的。
從巴格達到巴士拉好幾百公里,道路狀況也好,完全可以採用這樣的方式。
“不,利用夜間,貼著我們跟波斯的邊境進行轉場,小規模出動,美國人即使發現我們的戰機轉移,也不會出動大規模戰機空襲……”
一名參謀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波斯人不會主動找不痛快,戰機只要不越境,就沒有問題。
美國人也不會認為兩伊邊境的戰機會在他們開戰後就不巡邏。
阿瑪德也覺得這建議不錯。
奧尼莫卡依然擔憂。
自然也要表達自己的態度。
“從公路運輸戰機並不合適,距離太遠,容易出問題。直接小規模轉場吧,白天在邊境轉場也沒事兒,分散開來,美國人不會當回事的……”
作為空軍部長,奧尼莫卡還是希望擺脫無能的帽子。
阿瑪德都不再無能,自己也不能繼續無能不是。
在商量之後,數十架戰機就這樣被分散開來。
每一次,三架或四架進行小規模編隊,緩慢地向南方轉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