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軍工子弟> 1416 蘇聯從中國引進電子元器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416 蘇聯從中國引進電子元器件? (3 / 3)

蘇聯向中國採購電子元器件,還是最先進戰機使用的……

想起來,很美好。

謝凱倒覺得可能性很大。

“完全可能。以蘇聯的電子工業基礎,要解決這問題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國內這幾年從西方國家引進不少基礎技術,尤其是晶片生產等技術,雖然不夠先進,基礎也比蘇聯好……加上這些年我們的投入,國內在這方面比蘇聯有優勢多了……換成咱們,最好的選擇也是從國外引進,蘇聯從西方國家引進不現實……”

謝凱認為汪貴林的想法沒錯。

蘇聯現在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從中國引進電子元器件。

中國感測器跟國際上比,要差很多,無論控制精度,還是感測器使用壽命,甚至製造技術。

相對蘇聯生產的,要好不少。

如果中國有蘇聯的製造實力,效能提升將會更多。

鄭宇成根本不信蘇聯會從中國引進各種電子元器件。

“蘇聯即使想引進,為了面子,也不會從我們國家引進的,他們面子上過不去……”

面子很重要。

蘇聯最先進的戰機裝備中國產的電子元器件,蘇聯的臉往哪裡擱?

為了面子而放棄,才符合蘇聯人的行事作風及性格。

汪貴林不過隨口一提,謝凱對蘇聯人是否從中國引進電子元器件也並不是太在意。

一架戰機所使用的感測器不是小數目。

尤其是採用模擬電傳操控系統的新一代戰機蘇27上面會大量使用,這些感測器種類還非常多。

以前蘇聯的戰機、轟炸機、大型軍用運輸機等,都是採用機械系統,機械作業系統早已落後,對戰機效能限制也很大。

蘇27就因為蘇聯電子工業基礎太差,無法採用數字式電傳系統,而是採用模擬訊號的電傳系統……

西方國家在這方面已經走得很遠。

蘇聯要想追上,只能在這上面繼續投入。

以目前蘇聯經濟狀況,根本無法支撐需很多時間跟大量經費投入的基礎技術研發,最好的選擇確實是從中國引進。

斯科爾涅夫等人回國後,立即向航空部跟軍事工業委員會等主管部門彙報在中國的發現。

他們的彙報,引起蘇聯航空工業部跟軍事工業委員會的震動。

相關單位高度重視,立即展開試驗,最終結果跟中國得到的結果完全一樣。

蘇聯最先進戰機使用的感測器有問題!

故障隱患很大。

西蒙諾夫看過試驗結果後,立即就一臉嚴肅地找航空部長米薩維奇夫斯基跟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奧列格等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