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怎麼跟美國人談,謝凱也管不著,可蘇聯的資金,那得他們404支付。
下來後,就召集國美電器、海爾冰箱、美的空調、長虹彩電以及小天鵝洗衣機的負責人開會。
“不管我們庫存有多少,馬上啟動價格戰,淘汰那些實力弱的電器生產廠!兼併他們,長虹彩電,我希望改變計劃,在未來3年內,產能必須突破1000萬臺!5年內,突破2000萬臺……”謝凱的要求,讓所有電器公司的大佬們覺得他瘋了。
長虹總經理趙長虹看著謝凱,“謝凱,咱們在今年內,都很難完成任務,原計劃是明年產能達到500萬臺,這翻番了……”
“是啊,發展太快,管理根本就跟不上……”書記陳安南也提醒著謝凱。
原本在被404強行入股後,長虹得到了大筆資金,可要擴大產能不是說擴大就能馬上擴大的。
廠房需要建設,生產線需要生產安裝除錯,甚至生產工人都需要培訓……
沒有任何一樣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
“我不管有什麼困難,我只要結果。從今年起,不僅國內必須要跟其他廠商打價格戰,還必須得提供至少200萬臺交付給蘇聯跟美國市場……”謝凱根本不管這麼多。
總共將近350億美元的貸款呢。
必須勒緊褲腰帶呢。
“我們產能不足……”
“產能不足,就擴大!另外,不要只想著自己建立生產線!其他那些小規模的,兼併,幾家廠生產線合併到一起,建立產業叢集……”謝凱粗暴地打斷了趙長虹的話。
其他幾家廠的大佬們都不敢吭聲。
“另外,跟那些實力不強,也不願意被兼併的生產單位商量,按照長虹的技術標準,質量體系生產,讓他們貼牌生產……”
快速擴大產能的方法,謝凱知道的很多。
操作起來,他根本就沒法跟嶽林他們比。
可他只需要提供理論方案就可以了。
幾家單位的大佬們眼神交流著,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404變得這麼急切。
“在兼併過程中,如果資金不夠,就向企業內部職工發行債券,把他們在銀行存款的錢全部集中起來;另外,從銀行貸款……同時,上級會給予大力支援,讓你們整合國內產業……”
謝凱沒有太多廢話。
幾家電器生產單位的人,終於意識到,出大事了。
可出了什麼大事,根本就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