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沒有對這事表達不滿。
他們也沒法表達不滿。
國務卿率團訪問中國,中方的安排沒有任何失禮。
歡迎晚宴後,美國代表團幾名核心成員同樣坐到了一起。
亞歷克斯看著大佬們,一直都沉重的臉色又加增加了幾分。
“各位,蘇聯人特意針對我們,為什麼情報系統沒有任何訊息?”
作為局長,謝爾登·拉迪隆親自跟著代表團到了中國,這時亞歷克斯的話,完全是對CIA的指責。
關於蘇聯方面的情報,美國一直都比較準確。
這一次卻沒有得到任何訊息。
蘇聯方面居然直接派出烏克蘭的團隊,俄羅斯幾乎沒派人出訪,美國一點訊息都沒有。
情報系統自然難辭其咎。
見目光都到了自己身上,謝爾登·拉迪隆只能解釋,“情報系統沒有太關注烏克蘭,一直都盯著莫斯科……誰能想到蘇聯政府把這事交給烏克蘭?而烏克蘭人乘坐安124到中國……”
安124是蘇聯軍用運輸機,平時情報人員根本難以盯著這些軍用運輸機。
國防部副部長安斯里奧並不想在這裡責問中情局的失職。
“情報的問題現在不提,蘇聯人勢在必得,為了展示實力,連安124都派到中國來了,我們必須拿出應對措施,阻止他們的合作!”
安124跟波音747停在一起,體型形成鮮明對比。
這也是蘇聯人一直喜歡乾的,透過展示肌肉來展現實力。
詹姆斯·艾迪生·貝克這位國務卿也開始擔憂。
“蘇聯人到了,對我們的談判非常不利……中國人向來善於借力打力,蘇聯人在,他們不可能按照我們的要求合作……”
這句話讓所有人心中都蒙上了陰影。
中國人一直這樣,美國方面技術對中國來說,是需要引進的。
引進蘇聯技術也符合中國利益,中國工業基礎源於蘇聯,很多技術人員都是蘇聯培訓過的,消化蘇聯技術會更快。
“亞歷克斯,有什麼建議嗎?”安斯尼奧問亞歷克斯這位對中國研究最深的專家。
亞歷克斯現在能有什麼想法?
“除非我們在一些要求作出讓步,否則無法阻止他們跟蘇聯的合作!即使做出讓步,也不一定能阻止他們的合作。我們唯獨確定的只有一個目標——跟中國達成合作協議,讓他們砸入更多經費引進技術跟消化上。只有這樣,才能擠佔他們不多的經費,延緩中國發展速度。”
亞歷克斯說這話時,心中也沒任何底氣。
對於目前的情況,大規模出口技術給中國,確實會延緩中國科技發展。
以中國人的學習能力跟耐心,一旦消化了技術,融合西方國家跟蘇聯的技術,在未來的發展將會非常快速。
亞歷克斯沒有把自己的擔憂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