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有什麼意見踴躍提出來,不要沉默。”
一位老人對著眾人開口。
龍耀華見眾人都不說話,作為國防科技工業委員會負責人,再不開口,首長就得點名了。
“首長,同志們,我個人覺得這件事並不可靠,美國提出合作,並不是什麼好事。他們不是為了幫我們發展科技,而是為了阻止跟蘇聯的技術合作。一旦再引進美國技術,將會對我們資金跟後期研發資金造成極大壓力……”
其他人都知道這些。
可遇到這樣的機會,有誰願意放棄?
誰都捨不得放棄的。
有人提出,“要不蘇聯技術引進一部分,美國技術引進一部分?”
這種說法直接遭到了否定。
蘇聯人提出必須滿足一百億盧布總金額,屬於合作的最基本條件,沒得商量。
現在美國人好像也是這個意思,龐大技術清單上,羅列的技術全都是中國急缺的,跟蘇聯的技術也比較相近,完全是跟蘇聯於中國的技術合作針鋒相對的合作方案。
李明山也作出了補充。
“美國提供的技術跟蘇聯技術差不多,都屬於他們落後的技術,比國內先進不了多少,我們引進也是為了完善國內技術配套……不可能在各個裝備領域又是美國技術標準,又是蘇聯技術標準,要不然,引進回來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想要融合兩個系統的技術也不是容易的事,何況我們的財政壓力……”
李明山一說錢,所有人都沉默了。
有錢還可以搞一下。
舉起原因不由兩位主管的工業部門領導提出來,大家也清楚,資金壓力大,得到的好處沒有大得讓人無法拒絕。
美國人羅列的技術支援清單清楚無比。
航空工業部趙崢見眾位大佬沉默,主動提議,“首長,要不咱們跟美國人合作只引進民用技術?美國民用技術相對比蘇聯強,我們要跟國際接軌,引進美國技術標準,更符合發展……國內正在研發的新一代大飛機,引進美國技術標準,未來更容易拿到歐美適航許可,進入歐美市場更容易……這對正在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也會有很大促進作用……”
中國經濟發展快速,正在開始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美國卻一直以中國不尊重智慧財產權為由,拒絕讓中國加入,設定重重障礙。
中航技公司總經理王成峰也點頭支援趙崢的提議。
“首長,蘇聯航空技術在國際上很難獲得認可,目前國際上航空市場訂單量最大的國家也是西方國家……”
龍耀華看著兩人,皺起了眉頭。
404根本就沒想引進西方的航空製造技術,航空工業部跟中航技這是準備把手往404的業務中伸?
“西方航空市場確實龐大,競爭也非常激烈。美國有波音、麥道兩家民航客機制造公司,歐洲還有空中客車製造公司,三家航空產業的巨無霸壟斷了民航客機大部分市場。即使拿到適航許可證又如何?到現在,C910客機拿到美國跟歐洲的適航許可證,有從他們國內獲得一架訂單嗎?”
他的意思很明顯,C910客機不是技術不過關、不先進,也不是無法適合歐洲跟美國的市場。
西方國家口口聲聲說貿易全球化,卻害怕出現強勁的競爭對手。
各國政府甚至出面阻止他們國內航空公司採購來自中國的民航客機。
C910客機比同類飛機價格便宜很大一部分,效能也不差,沒在一切以利益為主導的西方世界獲得訂單,誰不知道什麼原因?
眾人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也沒誰提出有效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