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我們拿不出這麼多錢。”汪貴林被這100億盧布嚇得跳了起來。
如果只要一、二十億美元,汪貴林覺得緊一緊,404還是能拿得出來的。
這一次巴黎航展,超7A得到了不少訂單。
現在謝凱說蘇聯人底線是一百億盧布,這比一百億美元都還更讓人為難。
盧布可不是國際流通貨幣,尤其是中國的外匯以美元為主。
龍耀華臉上也滿是苦澀,“看來,咱們吃不下這些技術了。如此龐大的金額,根本湊不夠。就算部隊不吃不喝,也得2、3年時間才能籌齊。”
李明山更是直接不說話了。
後勤裝備部每年過手的經費少得可憐,如同龍耀華說的,軍方即使不吃不喝2、3年也湊不齊這個數量。
難道部隊幾百萬的軍隊不用養活?
即使不換新裝備,難道不訓練?
靠著部隊每年換裝的那點經費,估摸著十年八年都湊不出來,這還是國內在這個過程中不換裝任何武器裝備的情況下才有可能。
金額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
再有吸引力的技術,也只能放棄。
連鄭宇成也覺得這麼龐大的金額,也根本湊不齊。
一臉不幹地看著謝凱。
謝凱一直都觀察著大佬們的反應,知道他們的想法有些偏頗。
從開始沒有提出來蘇聯人願意提供貸款的事情,就是他故意的。
只有這樣,得到的支援才可能大一些。
這些年,他也瞭解上級大佬們的習慣俄。
當即開口解釋,“首長們,蘇聯方面不是要求直接給這麼多錢。由蘇聯銀行提供貸款,烏克蘭人向我們提供技術。合作達成,烏克蘭人從蘇聯銀行拿到貸款,我們向蘇聯國內供應各種輕工業產品。銷售輕工業產品得到的經費,用於償還蘇聯銀行貸款。”
“屬於輕工業產品換先進技術的變形而已。”
謝凱沒法說蘇聯馬上要解體。
一旦蘇聯解體,盧布鐵定貶值,國家都不在了,貨幣也就成了一堆廢紙。
別說100億盧布,哪怕1000億盧布,謝凱都敢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