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計劃把安東諾夫設計局的低端技術提供給中國,用技術合作的手段,從中國得到完成第二架安225建造的資金。
可目前的情況看,對方好像對合作並不感興趣。
謝凱難道真的聽不明白?
安225這上面,技術合作本來就沒有可能的。
謝凱說的也是事實,安225這樣的大型飛機,對任何國家工業基礎都是苛刻的考驗。
中國無論是製造實力還是基礎配套,都不行。就連維修都不方便。
這款飛機甚至對起、降的跑道要求都非常高。
機場跑道擁有這樣的長度不難,要承受600多噸載重量的飛機起飛、降落的時候的衝擊力,跑道的標準要求就非常高。
顯然,謝凱是誤會烏克蘭人的意思了,他以為對方是想要向提供安225的製造技術。
“你們不是也在搞大飛機嗎,我們完全可以提供技術支援,可以讓你們儘快擁有200噸甚至300噸大飛機的設計生產能力。”
季米諾夫見謝凱裝傻,索性挑明瞭話題。
他不想就這樣放過謝凱。
這是安東諾夫的救命稻草,也是目前唯一可宰的肥羊,不宰羊,至少也得薅一把羊毛。
不能從中國人手中得到經費,第二架安225將怎樣製造完成?
上面已經要求封存正在建造的第二架安225,把一些可以通用的零部件用作安124跟安70的備件,安東諾夫跟烏克蘭航空工業部顯然不願意。
尤里亞夫看著謝凱,“謝,你們國內空軍不是沒有大型軍用運輸機嗎?我們可以向貴方提供安22運輸機的全套技術。”
中國空軍主力運輸機是運8。
這種運輸機是仿製蘇聯安12運輸機而來,無論航程還是運載能力都比較小,也沒法運輸重型裝備。
安22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的遠端重型戰略運輸機。
曾經在剛投入服役時,是蘇聯唯一可運載T62坦克的運輸機。
這款重型運輸機可載重80噸物資飛行5000公里,也可以運載飛毛腿導彈、火箭發射車、導彈車、橋樑部件、汽車等重型軍用裝備。
這是人類歷史上研製過最大的渦輪螺旋槳飛機,能在邊遠地區的簡易機場狂野起降。
對於軍用運輸機來說,雖然運輸速度相對比較慢,但是龐大的運載量卻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尤其對於沒有戰略運輸機的中國空軍來說。
“A22?你們不是在1974年就停產了嗎?而且這款運輸機生產數量並不多的。現在各國都是裝備噴氣式運輸機,螺旋槳飛機都能技術太落後了。”
謝凱直接搖頭拒絕了。
雖然臉上平淡如水,心裡的小九九卻盤算了起來。
或許真的可以把這款軍用運輸機生產製造技術引進。
之前,謝凱的心思都在噴氣式飛機上,渦輪螺旋槳飛機根本就沒有被謝凱看在眼裡,何況對運8那種運輸機,謝凱是深惡痛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