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外號就因為112廠,把蘇霍伊的大部分技術消化了,利用俄羅斯提供的零件搞出了蘇27國產版本的殲11,更是在殲11的基礎上,搞出更加先進的殲11B,殲16,最後在進一步引進蘇33艦載機後,很快高出了國產航母的艦載機艦15……
不為別的,就因為蘇27作戰半徑達到了1500公里!
謝凱知道他們的擔憂,平靜地解釋,“諸位,目前我們手中航空專案有多少,大家也應該清楚。可無論如何,我們的戰機,因為技術基礎跟經驗,無法達到蘇27這種作戰半徑超過1500公里的程度。而目前,專案太多,引進後,也沒法放在我們單位……112廠畢竟是兄弟單位,也是國內航空技術實力最強,技術儲備、經驗最豐富的單位。引進蘇27這樣先進的戰機,放在112廠更合適……我們希望大家一起參與進來,共同提高我們的國防實力……”
謝凱這樣一說,其他人臉上好看多了。
雖然,蘇27還是得他們出錢。
趙玉軍看著謝凱,滿臉苦笑,“謝凱,我們真的沒錢,而且,對於蘇27也不瞭解……”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白彥軍粗暴地打斷了,“知道你們為什麼一直髮展慢麼?就因為太多考慮了。我們既然說了,資金的問題,我們想辦法解決。另外,引進蘇27的生產技術已經不是第一次談判,紅旗集團在這方面早就準備充分了,如果你們不願參與進來,就算了。”
白彥軍本來就不爽蘇27就這樣給112廠,這會兒說話,沒有絲毫客氣。
其他人聽到這不客氣的話,只能受著。
所有人都清楚,蘇27這樣的技術,任何一個單位都不會放棄。
引進後只要消化了,112廠的技術實力將會突飛猛進,跟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112廠本來就是國內航空製造單位中技術實力最雄厚,經驗最豐富的單位。
哪怕紅旗機械集團跟132廠合作,也是無法撼動他們的地位。
趙崢有些擔憂地看著謝凱,再盯了盯白彥軍,才開口說到:“目前國內航空人才儲備不是很充分,現在引進技術,需要消化,到時候……”
他沒有說完,大家都知道他的潛臺詞。
國內航空工業人才不足,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個問題,從建國到現在,都困擾著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
而要命的是,404還特麼瘋狂地挖人!
別到時候404幫著引進了,然後說什麼讓112廠跟601所用技術人才去補償。
那樣一來,引進了技術,也不是短期內可以消化完成的。
“人才不夠就培訓,不能因為人不夠就放棄機會,失去機會以後將再難以得到。當然,我們可以保證,以後只合作,不再挖你們的人。”
謝凱做出了承諾。
挖人這事兒,本來就是他出的餿主意。
到目前,國內整個航空工業都被他們給挖到了怨聲載道的程度,再挖下去,404肯定要挨收拾。
到目前,404其實也不需要挖人了。
趙玉軍等人根本就不會想到,謝凱的鋤頭,已經揮舞到了蘇聯國內。
只要蘇聯一倒下,透過跟蘇聯的技術合作,可以充分地瞭解到蘇聯國內相關專家以及核心技術人員的情況,那時候稍微勾勾指頭,蘇聯專機跟核心技術人員,就是404的了……
國內確實在航空工業領域用人需求方面有著很大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