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覺得有很強的罪惡感?那是海軍幾十年的主力擔當,你一句話,就得成為靶子,葬身大海深處!”對於謝凱透過上層來解決靶船的問題,顧寶農很是不爽。
不是說繞過了他們。
而是謝凱用鞍山級當靶子。
國內一共只有四艘鞍山級,早就到了退役的年限,可海軍捨不得讓這軍艦退役。
在69年的時候,鞍山級的撫順艦率先改裝兩座“上游”反艦導彈,成為國內第一艘導彈驅逐艦,擁有這樣歷史紀念意義的軍艦,讓謝凱來當成靶子!
這是見證中國海軍裝備發展過程的戰艦。
“為什麼要有罪惡感?就如同軍人最好的宿命是戰死沙場,沒有參加過實戰的軍艦,沒有經歷過炮火洗禮的軍艦,再強悍,也都只是表面上的。成為靶船,用數十顆甚至數百顆的炮彈,甚至還有最少四枚反艦導彈來做最後的告別,反而更好……”謝凱這完全是強詞奪理。
說到底,國內海軍還是家底太差了。
看看人家美國,海軍軍艦封存了幾百艘,在沒有實戰的時候,向來都是直接拖大型軍艦出來當靶子。
更瘋狂的是人家為了檢驗部隊的攻擊力以及航母的生存能力跟重要結構部位的抗擊打能力,更是直接把服役了40多年後退役的美國號航母作為了靶子,用了不少種類的彈藥攻擊,在攻擊過程中得到大量的實驗資料,以此用來改進新一代航母結構設計。
那時候,美國人宣傳用了25天才擊沉他們的航母,結果就有些人認為要擊沉美國航母太難了。對於這樣的事情,謝凱並不覺得美國航母有多耐操,至少,美國人不敢讓老毛子的花崗岩反艦導彈以及中國的東風26這些專門用來操航母的導彈來試驗。
曾經老毛子跟美國航母在中東對峙,最終美國的航母撤離,就是怕老毛子喪心病狂地攻擊他們的航母。
對於航母操不翻的事情,謝凱只是嗤之以鼻。
美國人炸航母炸25天,是為了實驗,為了獲得資料。
那時候謝凱看到這個訊息的時候,謝凱唯一的感慨就是有錢的美國人太特麼的敗家了。
中國海軍平時連大點的退役軍艦都捨不得炸。
終於,他有機會推動炸中國退役大軍艦了。
“你這是強詞奪理!”顧寶龍鄙視地說道。
謝凱懶得解釋,“我們應該在靶船上多安裝一些感測器以及攝像頭,獲得第一手資料,這樣也可以對我們新的軍艦設計帶來不少的經驗。”
“這個可以難度不小,成本太高了。尤其是遠端資料傳輸……”王衡元當即就搖頭否認。
如果是海軍自己試驗沒有問題,可靶船是要讓泰國海軍出錢的。
謝凱也知道,現在很多技術手段都處於初級階段,要做到二十年後那種程度,不容易。
現在就連美國蘇聯在遠端資料傳輸方面都是非常高成本的。
只能作罷。
“也不用擔心,還是可以獲得很多的實驗資料,比如攻擊密度,主炮面對戰艦時候的攻擊力度等……”王衡元安慰著謝凱。
這樣大一艘軍艦作為靶船,要擊沉,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之前海軍根本就沒有打過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