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點了點頭,“我們不用對日本所有的公司展開制裁,嚴重危害我們國家安全的東芝公司,必須付出代價,賠償我們的損失!”
總統的意思很明白了。
接著這樣的機會來全面制裁日本經濟,不太現實。
不過東芝公司的這種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嚴重影響的惡劣行徑必須受到懲罰。
“現在我們還需要中國分擔蘇聯壓力,不能直接指明他們向中國出口違禁技術,這事情必須好好操作,不然將會給政府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
至於如何處罰東芝公司,總統自然不會管,只是告訴眾人,必須謹慎。
而且不能讓目前跟中國正友好的關係受到影響。
一幫子智囊都是美國各個領域最頂級的人才,幫著總統出謀劃策,這樣一點事情,自然也就不時多複雜的事情。
在這幫子人的商量下,很快就拿出了一個完善的方案,甚至這個方案需要哪些部門出面,如何一步步地操作,都是有著完善的計劃。
“就這樣,接著中國大飛機獲得適航許可證為由,暗中指出中國是得到來自日本的先進裝置跟技術才解決,美國航空管理局頒發適航許可證,是因為中國的大飛機確實符合規定。各國不是正在指責政府實施貿易保護嗎……”當計劃出來後,有人得意地提出來。
中國運10得到適航許可又怎麼樣?
根本就不可能獲得多少訂單。
但是卻能夠透過這個事情把日本人偷偷向中國出口違禁裝置的訊息給捅出去。
本來就對日本極其不滿,東芝公司出口蘇聯頂級數控裝置造成美國國家安全巨大隱患的事情還沒有過去呢。
很快,美國《紐約時報》就在頭篇頭條發表文章,表面上看是恭喜中國製造業取得突破,大飛機即將獲得美國航空管理局頒發的適航許可。
甚至,在標題下配發了一張運10機頭向上起飛的圖片。
文章詳細介紹了中國這個大飛機專案,不少的內容都是摘自《人明日報》之前的報道。
這些報道,充分地從運10下馬的原因分析再到後面所取得的成果。
取得成果,自然就少不了要介紹為什麼取得了成果。
而報道中,卻以一種神秘的語氣,記者從航空管理局現場稽核內部人員中瞭解到,中國相關單位從國際上獲得不少的技術支援,動力系統是引進美國的,航電系統也是引進美國的。
中國人也就製造了一個殼子。
而這個殼子的製造,也是不容易,如果沒有日本人提供數控機床給中國,中國根本就無法解決高精度零件的穩定加工,畢竟之前中國試飛的樣機,使用受命只有300個小時。
這樣的訊息,一如既往,看起來是表揚中國的製造取得的成果,實際上在貶低中國,宣揚美國製造。
放在別的時候,不會產生什麼作用。
但是這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