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啊。之前咱們遞交資料都被不斷地打回來,後來他們甚至看都不看,要不然,我們也不會先選擇國外了……”白彥軍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無奈。
謝凱有些無語。
這事兒的內情,他真不知道,之前知道民航總局不太待見運10。
“其實這真不能怪他們。當初咱們急切地想要獲得訂單,首先得有適航許可,資料什麼的都是修改一點設計就提交一點新的,大部分都是原本的老資料……”程不時看著謝凱,苦笑著說道。
尤其是404接手後,更是頻繁,最終搞得適航審定司那邊煩了,看都不看就把資料給打回來了。
然後,就這樣了。
謝凱知道了內情,一時間不知道用什麼詞語形容自己的想法。
404的這些傢伙確實有些過分了。
雖然民航總局一開始可能態度不好,工作有著問題,或許對運10也是不待見,但是這明顯是白彥軍他們做的有些過分了。
“跟民航總局鬧翻,不是什麼好事兒。”謝凱嘆了口氣。
運10要拿不到民航總局的適航許可,到時候哪怕拿著歐美的證,都沒法商飛。
“有什麼不是好事兒?反正他們瞧不起咱們的運10,覺得這玩意兒是垃圾……”白彥軍才不管這些。
他最清楚民航總局對運10是什麼態度。
之前民航總局總是嫌棄運10,瞧不起,說運10不安全。
鄭宇成同樣也是這樣的態度,“他們愛發不發吧,反正他們當初就說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採購運10飛機的。”
他們對於民航總局的態度不好基本上就是源於這樣的問題。
任何國家的國產飛機,一開始本來都應該得到自己國家民航總局的支援,有了訂單,才能持續投入到技術效能提升跟生產線升級上面。
中國不同。
當初民航總局在瞭解到運10的狀況後,甚至沒有顧忌當年討論後得出的結論——成果不能丟,專案不能停,科研隊伍不能散。
最終,把運10的設計生產團隊轉向合作生產麥道飛機,如果不是404接手了,後果很嚴重。
不僅從全國調集的科研隊伍散了,甚至連全國分散,好不容易搞出來的配套單位都會因為失去了專案,沒有了經費來源而不得不破產。
“其實真不能怪他們。當年運10下馬也有很大一方面的原因,上級們對國內自己的工業實力沒有信心;加上這專案代號708……”謝凱只能耐心地勸著鄭宇成他們。
跟民航總局一直這樣矛盾下去,不是好事兒。
何況,當年的民航總局領導,已經換了。
繼續下去,只會讓運10的未來更加堪憂。
“這話倒是在理。當初上面那些專家們,在見到這飛機的時候,不斷追問我們這麼大的傢伙,能飛起來嗎?即使飛起來,他們也認為是仿製波音707。而剛好,我們這個專案代號708,1970年8月開始的……”程不時的笑中,滿是悲哀。
當年的事兒,謝凱並不知道。
他剛重生到這個時代,運10基本上已經處於下馬狀態了。
接手回來後,對於前兩年外面的謠言什麼的也並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