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安排,並沒有安排參觀機械零部件的加工車間,而是參觀總裝生產線,以及運十的鐵鳥試驗檯等。然後再參觀一些設計部門跟模型展示區域……
真正的核心部分,即使開放了,這些年輕人也看不到,反而容易洩密。
當進門就看到一架機翼尚未安裝上的運十擺放在車間裡,十多米高的機身,不到車間三分之一的高度,飛機周圍都是一些可以移動的工作臺,這些連大飛機都沒有見過幾次的年輕人,眼睛就開始不夠看了。
程不時在車間等著謝凱等人,只是微微跟謝凱點了點頭,也沒有打招呼。
“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我們新生產的運十。這是總批次的第四架運十,也是第三架可以飛行的運十……整個飛機,所有零部件,除了發動機,全部都是國產,目前國產發動機也正在進行測試……現在已經完成總裝的70%,下一步,就將會移動到旁邊工位,進行機翼跟發動機等裝配工作……”程不時指著這架尚未裝上翅膀跟尾翼的運十對著眾多年輕人介紹。
運十工作臺周圍,畫著黃線。
眾人在進來前,就被告知,不可越過黃線。
“採用脈動式生產線了?”謝凱問孫道乾。
“前面幾年,國內不少人到美國學習,參觀他們的飛機總裝,加上之前你把脈動式生產線做過詳細介紹,我們就開始按照我們的方式來從新安排總裝工序,總裝效率提高將近40%……”孫道乾笑著點頭。
“這真的是運十?怎麼看著這麼小?”
“這是沒有裝上機翼跟尾翼,尚未塗裝,就連起落架等都未安裝,看起來自然會比完整的運十要小一些……”程不時滿頭黑線地解釋著。
梁耀也是震驚,他了解國內航空工業是什麼情況,原本打算只看,不提問,也忍不住了,“這些零部件真的全部都是國產?發動機國產化,需要多長時間?”
程不時不由多看了梁耀幾眼。
這年輕人是外來者?
“發動機國產化,形成批次製造能力,兩年內能完成。從運十當初啟動的708工程開始,配套的發動機專案915工程就啟動,在過去十多年,一共生產了三批次共計12臺發動機,地面試車完成,空中試車一直在持續……”程不時解釋著,“至於飛機的國產化,就因為一直使用國產零配件,所以我們跟國外的飛機有著不小的差距。你們乘坐的那一架,也是總批次的第三架,安全使用壽命約720小時……”
作為運十的副總,程不時並沒有隱瞞運十最大的缺陷。
“才七百多小時?這沒法進行商用吧?”梁耀瞪大了眼睛。“為什麼會這麼少?”
“因為我們製造裝置的配套無法跟上。大家接下來即將參觀的4.5萬噸大壓機,就是為運十配套的專案……由於沒有大壓機,飛機主樑沒法一次鍛造成型,之前採用的是分段鍛造再進行焊接……”程不時跟謝凱交流過,對於這些子弟,不用隱瞞任何東西。
國內的製造領域,是什麼情況,就是什麼情況。
“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不等大壓機投產再生產新的?”胡定國問道。
他學過程裝備與控制技術的,對於這些非常敏感,上學時期,老師們很少介紹這些。
“因為我們缺乏國外那樣一直持續不斷發展改進的經驗!”謝凱站了出來,“同學們,雖然我們國家的製造實力跟國際上相比,有著不小的差距,大家也不用灰心。從工業革命之後,國外的工業系統一直在不斷發展,到現在超過兩百年;而新中國成立到現在,不到40年……”
眾人聽著謝凱的話,陷入了沉思。
“有些課,我們必須補足。當我們新中國成立,國外的飛機已經開啟了噴氣式時代,我們要彎道超車,追趕國際先進,一方面需要學習國外的技術,變成我們的基礎,另外一方面,就是持續不斷地改型,投入……有些時候,絕對不能為了省事,為了節省經費,就放棄。該補的課,都不能少……”汪貴林讓他們參觀,也有著這樣的意思。
愛尚手機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