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跟蘇聯那邊的交易,幾乎都都是以物易物,他們參與進來,就不好操作了。”謝凱說道。
還有句話沒說,就是在這個交易過程中,為了收買蘇聯那邊的人,很多東西幾乎都是白送。
畢竟要打通關係,為蘇聯解體運回各種物資做準備。
從蘇聯後勤部門一些官員到下屬軍工廠,機械製造廠,科研單位的負責人,再到西伯利亞鐵路運輸需要的排程等,需要打通的關節很多。
現在鄭權一個人參與,比較容易。
“有些系統我們沒有太過關注,比如民用的一些東西。完全可以讓他們來,民用裝置啥的,也能帶來利潤,他們去搞,不會影響我們什麼。”鄭權說道。
目前他們盯上的主要就是軍工領域的裝備技術。
對於裝備,他們反而沒有多大的需求。
“民用裝備什麼的倒是可以,比如飛機汽車什麼的。”謝凱說道,“他們之前不是在搞汽車?”
“規模太小,現在想要借用我們的渠道,大規模從那邊搞汽車回來。”
“他們沒有想過搞一個汽車廠回來?”謝凱突然問道。
鄭權愣了。
謝凱的野心,永遠都是這麼大。
居然不滿足只是從蘇聯搞汽車廠,而是想要透過這樣的合作,從蘇聯搞一家汽車廠。
“這個我想他們可能不一定接受……”鄭權搖頭說道,他覺得,這種短期內見不到效益的事情,老方他們不會幹。
畢竟平時都是直接搞技術,搞裝置,回來軍方給的價格高。
“如果他們想要短期的利益,我們有什麼業務適合他們的?”謝凱眉頭一挑,問鄭權。
鄭權無法回答。
他們乾的,都是長期才能見到效益的事情。
“另外,就是非洲那邊的礦山,這個也是利潤巨大,利國利民的東西,同樣,投資大,見效慢。”謝凱在之前就思考過,老方他們參與進來,有哪些適合他們。
非洲那邊,僅僅憑藉404一家去慢慢地佔礦山,進度將會很慢。
但是不管是黃金礦,還是鑽石礦,都能很快產生效益。
老方他們的那夥人如果看上這樣的業務,隨後再延伸到普通的金屬礦,比404一家去要好得多。
一個人十多年在一個國家,完全能經營出一片天地。
就如同謝凱曾經看到的某個報道,非洲某個國家,中國人幾十年在他們那邊開墾金礦,最後歐美的情報人員忽悠當地政府,對中國礦山下手,最終造成戰亂。
老方他們絕對會比那些人更兇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