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等人興趣正濃,自然是求之不得。
謝凱已經徹底引起了他們的興趣。
至於四餘度跟隱身戰機有什麼關係,僅僅從謝凱之前介紹他們即將開始弄的這款戰機的特點,就已經非常清楚了。
越是先進的戰機,對於飛控系統的要求也就越高。
他們研究的表面上只是飛控系統,實際上卻是整個系統的整合,涉及到戰機的各個系統。
要不然,四餘度的電傳飛控系統也無法關係到先進戰機的總體設計成敗。
米格29的缺陷,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飛控系統太差。
甚至蘇聯隱身戰機的不成功,也是跟飛控系統技術太差有著的關係。
越是先進的戰機,氣動佈局越複雜,對於操縱性要求更高。
蘇聯的很多戰機,都是機械式操控系統,操作上累死人。還好,米格29被譽為小短腿,要是有著TU22那樣大的作戰半徑……
一行人轉到了賓館的一個小型會議室。
這裡面有著賓館提供給用來開會用的黑板。
謝凱在黑板上寫下了隱身戰機4S特性。
“這四個,可以概括新一代戰機的技術效能跟指標。隱身戰機,並不是要求做到徹底隱形,只是儘可能地利用更先進的外形設計,可吸收電磁波的塗層材料,複合材料等減小反射截面……”謝凱把隱身戰機這塊按照自己知道的跟自己理解的來介紹。
楊偉曾經作為殲20的總設計師,解決了殲20隱身特性跟空戰效能等的衝突,讓殲20成功列裝部隊,在這方面的天賦跟能力,遠遠甩開謝凱好幾條街。
現在他需要做的就是提前讓楊偉開始謀劃隱身戰機,也許到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候,中國的隱形戰機就能夠完成設計,製造出來。
那樣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讓飛行員駕駛著這飛機去祖國的海疆上空嚇唬嚇唬美帝那些囂張的飛行員。
“隱形、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機動能力、超級資訊優勢,這四者需要取得一個平衡,從而才能讓戰機綜合效能更強。隱身只是其中之一,這個需要依靠新的對電磁波反射低的複合材料、反射截面小的外形設計、可吸收雷達電磁波的塗層、甚至是降低紅外特性的設計等來達到……”
“視覺上的隱形,有可能做到嗎?近處不可能,如果在遠處呢?如果戰機有這樣的能力,對常規的戰機,豈不是飛到前面幾公里的位置發射導彈,都可以沒有任何的危險性?”喬平安問謝凱。
要是隱身可以做到這樣的程度,戰機的空中格鬥,也就變得簡單起來了。
“只能說,不是沒有可能。蘇聯米格37專案,蘇聯高層曾提出,增加一個視覺隱身技術,米高揚設計局也努力過,方案就是在機翼跟機頭雷達罩下方增加投影儀之類的裝備,可以在飛機上投影出各種色彩,製造視覺欺騙,從而達到肉眼隱形的功能……”謝凱說道。
這種功能,其實後來被證明,在雷達探測技術越來越先進的情況下,很雞肋。
隱身戰機,幾乎不需要如同尋常戰鬥機那樣近距離空中格鬥。
“只不過,這種技術,沒有太大的作用。肉眼能看到的範圍很近,防止被雷達的探測到,才是最核心的。”謝凱笑著說道。“畢竟,現在各國戰鬥機的設計,都是在提倡視距外作戰。雙方相距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雷達發現敵人,鎖定目標,投放導彈,隨後打了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