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等人沒想到,鄭宇成也是滿嘴跑火車。
跟謝凱差不多。
不過謝凱確實用自己的知識讓他們不得不接受,這會兒鄭宇成既然說有錢,那麼就試探一下,在轉了組織關係之前,先多要點好處唄。
“鄭主任,咱們四餘度專案,對於經費的消耗,可是有些大,而且成果也出的很慢……”楊偉開口了,車上所有人的眼神都盯著鄭宇成。
鄭宇成看了一眼謝凱,謝凱幸災樂禍地看著他笑,叫你吹牛說有錢,這會兒就開始伸手要經費了。
“確實難度很大,國內畢竟沒有什麼基礎。經費的問題,都好說。”鄭宇成對著楊偉等人說道,“我知道你們擔心經費,現在專案已經到了這樣的程度,聽說四餘度的技術又關係到整個專案的總體設計是否成功……”
“鄭主任,我們這方面的技術,單位能接受的最大經費消耗是多少?”羅婷有些急切地問出了所有人心中想要知道的東西。
四餘度與可靠性,完全就是一個新的系統。
涉及到眾多的前沿科技領域。
“兩千萬,如果有需要,拿出成果跟理由,說服管理委員會,可以按照進度支付。”鄭宇成平靜地說道。
這是他跟謝凱兩人商量的。
四餘度與可靠性這是關係到新一代戰機的技術,就連基地得到的那架美國F14,都是採用模擬數字訊號的電傳系統。
鄭宇成不了解技術詳細情況,也知道這關係到戰機的效能甚至總體設計的成功與否。
“兩千萬?”盧媛媛有些震驚。
在611所,他們整個團隊一年能得到的經費,也就只有不到兩百萬,甚至整個專案完成,是否能拿到兩千萬都難說。
鄭宇成以為對方是嫌少,“對於這樣的技術,一年兩千萬的經費,確實有些少。不過大家也得理解一下,我們還有很多的專案,每個專案都是不可少的,何況現在已經到了年中,今年保留的預算也不是太多了……”
鄭宇成也很無奈。
各個專案,一開始消耗的經費都不多,越到後面,消耗的也就越多了。
運十完全就是一個吞金巨獸,明知道生產出來飛不了多久,可依然得生產,不僅是為了繼續飛行來獲得更多的實驗資料,改進結構設計甚至製造工藝;還得靠運十的生產來養著那些配套廠。
沒有了配套廠,等到設計出來,怎麼生產?
“鄭主任,你說的不是整個專案兩千萬,而是每年兩千萬?”楊偉不可思議地問道。
鄭宇成有些疑惑,不知道如何回答。
404所有的專案,除了總體有個大概的預算,誰都無法保證多少錢可以研究出來,只能一個大概,然後嚴格控制每一筆研究經費的支出,每年審批各個專案的資金消耗跟成果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就減少經費開始等情況。
謝凱知道鄭宇成這是手中有錢,不瞭解其他單位的經費開支情況;楊偉等人雖然在研究四餘度的電傳系統技術,十號工程現在雖然已經立項兩年了,依然處於理論設計階段,能得到的經費自然是有限的。
每年軍費不多,即使用錢砸出了這個技術,別的技術沒有上來,比如,火控系統,動力系統等關鍵系統,整個專案都不算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