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除了這些,根本沒有外國需要的東西。
國家不知道自己的石油不多嗎?不知道現在便宜賣,以後會高價買嗎?
當然知道。
可是沒辦法!
工業基礎太薄弱,能出口換取外匯的產品太少,為了提高國內的基礎水平,哪怕虧本也要幹。
可是現在,趙山河竟然能拿出一百五十項世界領先的技術,還剛好是國內最薄弱的地方的技術。
電器產業,落後國外二十年,電子產業,落後國外四十年,這個差距,竟然有了希望彌補。
所以,趙山河現在受到的重視,跟一個多月前,完全不同了。
這些代表團來港,除了必要的各級領導,大部分都是各行各業的技術人員,他們會對趙山河拿出來的技術進行全方位評估,然後提交報告。
而這些報告,將會確定對趙山河的重視程度。
趙山河很清楚這一點,他也知道如何做,能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
不過,他自己其實是不在乎的。
對他來說,賺錢,屬於附帶,次要的目的。
他現在的錢都花不完了,還在乎什麼錢呢!
他在乎的是將另外兩個世界的先進技術,在這個世界複製出來,在這個世界,做到去阿牛領先,帶動世界科技的整體騰飛。
當然,在商言商,他也不會直接把自己的底牌一下子全部丟擲來,這樣的話,還不知道會便宜誰。
更主要的是,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他的佈局。
所以,他拿出來給這些技術人員看的技術資料,在關鍵部分也都是刪減過的,並且不允許任何人帶走。
駱敬華帶著阿追從泰國回來有半個月了,他負責管理十四人的安保團隊,跟內地技術人員的對接,也交給了他負責。
每天早上將技術資料運過去,晚上運回來。
而阿追也住進了樓下的蘇奶奶的家裡,負責幾個女人的安保和接送。
其實缺少了關鍵的技術環節,即便是內地的技術人員,想要覆盤整個技術實驗過程,也非常困難。
趙山河其實不怕他們竊取資料,關鍵是要表現出一個態度。
我不想欺負誰,但是誰也不要想來欺負我。
趙山河很少跟官員們談技術,他談的主要是投資和要求。
如此大規模的投資,涉及到了整個工業領域的方方面面,可不是腦袋一拍,就能確定下來的。
選址,建設合乎要求的廠房,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個環節,也是最容易談判的。
87年的特區還有大片的空曠土地,一直要到二十年後,特區才會土地緊張,然後進行工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