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我什麼?他不是最近也進步了嘛……算了,好幾天沒有去學車了,我還差一點練習時間,今天去練車。”
馮剛望著趙山河覺得有些無語,你是什麼人自己還不清楚嗎?
趙山河正準備給小結巴他們打電話,電話響了起來。一看是衛星電話號碼,他連忙接通。“媽……”
“阿河,老家這邊都安排好了,我們今天回去,你讓人到中英街這裡接我們。”
“好,你們是現在就準備出發嗎?我這邊也馬上就出發。”
“嗯,馬上出發,這邊政府派車送我們,一個小時差不多能到中英街。”
趙山河猶豫了一下。“那我就不過去了……”
給自己爺爺奶奶,老爹遷墳的事是早就計劃好的。如今到了暑假,趙山河有了時間,趙母就迫不及待要在日辦妥。
對香江的底層人士來說,活不起,死不起。
活著沒有立錐之地,死後更不要提入土為安。
趙山河的爺爺奶奶去世的時候,買了兩個骨灰龕,當時一千二一個。
這骨灰龕就像中藥鋪的抽屜一樣層層疊疊排滿了一整片牆,每個骨灰龕的空間大概就只30立方厘米,一個個這樣的盒子一路排列到屋頂。
祭拜的時候,如果不把骨灰罈抱出來,那就要對著一片骨灰祭拜,也不知道是誰的先人。
趙山河老爹被砍死在街頭的時候,就這樣的骨灰龕已經漲價到一千八了,這還是政府公墓,要是私人公墓,幾千上萬的都有。
想要入土為安,起價就是幾萬,哪怕是一小塊墓地,對普通人來說,也是買不起的。
現在的趙山河當然買得起了,不過除了入土為安,華夏人也講究落葉歸根。
所以,將自己爺爺奶奶,父親的骨灰安葬回老家,比在香江安葬更符合他們母子的想法。
不過,趙山河在內地捐了一千二百萬美元,早就出名了,他現在要遷墳回老家,自然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重視。
可是趙山河明白自家事,他現在捐款可以,投資就白瞎了。
投資實業需要技術,人才,還要謀劃產品採購,生產,銷售。而他現在除了錢,什麼都沒有。
所以對內地的投資請求,他能拖就拖。
今天中午本來沒有安排,但聽到他媽媽會被政府車輛送回來,他就不準備過去了。
掛了電話,他安排趙宏偉開車去中英街接人,又給小結巴打了電話,練滿四十個小時的練車時間。
相比趙山河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阮梅和小結巴的練車時間早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