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人脈,資源,如今已經初具基礎,而自己的計劃,也能開始進行了。
“趙總,這邊……”
趙山河搖了搖頭。“四哥,我比你小了三十歲,不要每次都喊趙總啊。”
馮剛綽號四哥,熟悉了以後,趙山河也跟著小莊這樣叫他。
他笑著說道:“還是叫趙總好一些,以後在公司裡,要是叫習慣了名字,在外人面前,也太沒有形象了。”
“隨你咯,新房子看的怎麼樣了?”
“按照你的吩咐,以半山為中心,周邊的幾個小區我都瞭解了一番,特別是從半山到市區的沿線,每個小區的資料我都收集了一份。”
“在全港建立一個隱秘的情報中心,這件事有難度嗎?”
“只要有錢,難度不高。不過,想要完善起來,難度就高了。”
“我瞭解,連警方都建立不了一個嚴密的情報網,更別說我們了。我需要的只是一個在針對目的性事件的時候,能有了解的渠道。”
“這個難度不會太大。”
三人剛出機場,就被記者攔住了。“趙總,請問你去東瀛是為了什麼事呢?”
他不是影視明星,熱度過去了之後,也沒有記者蹲守他了,這應該是恰逢其會。
趙山河沒有拒絕採訪,隨口回應道:“東瀛的經濟發展趨勢良好,我去考察一下市場。”
“有往東瀛投資的計劃嗎?”
“我不會否認未來的可能性,但目前來說,暫時不會。”
“為什麼?”
“因為我要上學。”
記者被他的話一下子堵的啞口無言,心中暗歎,你這麼有錢了,還用得著上學嗎?
上了車,趙山河直接坐進了後座,後座上放了一摞從中環到銅鑼灣,從半山到市區的各小區房型推介。
馮剛已經按照地理位置,價格,將這些資料都整理好了。
趙山河翻看了一遍,心裡大約有了想法,問道:“有什麼推薦嗎?”
馮剛已經準備好了回覆趙山河的問題,讓小莊在開車。
見趙山河詢問,他反問道:“趙總,我能問一下你讓我看房的主要原因嗎?”
“名義上是投資,但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個遍佈全港的後勤基地。”
馮剛點了點頭說道:“我明白了。那麼我們就要根據香江各區的地理位置,建立一張可相互連線的網,這樣的話,會花一大筆錢。”
“錢不是問題。我預留了兩千萬,準備做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