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因為一件事影響,突然性格大變,改變志向,並不算什麼奇聞。
要是讓他這個成年人一直扮演好色如命的山雞,扮演一個學渣,才真的難受。
“媽,別擔心,我說了要浪子回頭,男人說到就要做到。”
“氣性,管你發瘋……”
對趙母來說,只要兒子不到街上混,不被砍死在街頭,就已經是成才了。
至於出人頭地,她根本不敢指望。
屋村這裡的社會,龍蛇混雜,都是底層人,就沒有讓人成才的土壤。
這麼多年,能從屋村出人頭地的,幾乎一個也沒有。
想要出汙泥而不染,太難了。
不過,兒子現在性格大變,知道上進,她還是很開心的。
至少,以後做份工,成個家,不用擔心他的安全了。
趙山河坐在書桌的前面,開啟的書本。
任何知識,只要能感興趣,掌握了學習和深入的脈絡,就能感受到樂趣。
一篇文章,瞭解作者的創作環境,心境,根據文章引文據典,又瞭解到更多的衍伸知識,就是樂趣。
哪怕是最枯燥的數學,只要掌握瞭解題的方法,攻克一個個難關,也是樂趣。
有著前世的清晰記憶,趙山河很快就掌握了香江的教材,對如今所學的知識,整理出來了一個大概的知識體系。
這個知識體系比二十年後內地的教材還要簡單的多,對他來說根本沒有難度。
哪怕是英文,因為他曾經在南美援建了兩年,也掌握的還不錯,甚至還懂一點西班牙語口語。
窗外,夜色已深,可是喧鬧並沒有結束。
喝酒的吆喝聲,打罵孩子的怒斥聲,孩子的哭聲,甚至還有男女毫不壓抑的海浪聲,不絕於耳。
窗外不到三米就是另一棟樓,所有的聲音幾乎都像飄蕩在耳邊,讓趙山河對身處的環境有著清晰的瞭解。
必須要賺錢,然後搬離這個泥潭。
出汙泥而不染固然是一種值得肯定的精神,可是趙山河不願意身邊有太多的意外出現。
就好比陳浩南他們,如果按照劇情,他們終歸會在一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自己能見死不救嗎?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