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覺非伸展了下四肢,緩緩的回道:“囚籠志士!”
眾人臉上皆懵,囚籠志士是什麼意思?
這也怪不得眾人費解,畢竟林覺非將囚籠志士的概念提前了千年傳遞給這群當代天下的管理者。
既然大夥聽不明白,林覺非自然會給大家解釋清楚。
囚籠志士正是清朝皇帝對於科舉的認識。
“簡單來講,科舉考試是給天下讀書之人裝上一個科舉的牢籠!讀書人如果想要進入仕途,那就要進入科舉這個囚籠裡,才能有機會考上功名利祿!”
“當局者一來可以透過科舉考試來選擇人才,二來更是要利用科舉考試的形勢來囚禁讀書人,令讀書人鑽研於當局者指定的書本知識。讀書人都在埋首苦讀,也就不會有時間去想著什麼爭奪天下的心機。”
“至於剩下的野路子、流寇,即使也是讀書人出生,但數量有限,自然興不起什麼風浪!”
林覺非的話音落地,眾人卻呆若木雞!這輩子是不可能趕得上林覺非的水平了!眾人皆心裡清楚,自己身為曹營謀士,非但想不到科舉考試這種選拔人才的妙招。
當局者無法為朝廷選拔人才,已經是愧對民主、愧對黎明百姓了!
可林覺非的看科舉的角度卻完全超出眾人一個層次!唯有林覺非這種超越凡人的思維,才配得上一個時代的主宰!
難怪剛剛曹公問林覺非如何令天下安穩,社稷不再面臨苦戰之時,林覺非竟信誓旦旦的說沒問題。
原理林覺非早就對於治國平天下了如指掌!若不是林覺非主動談及,眾人估計窮盡一個輩子也無法參透這其中的奧秘!
眾人的震撼都可以接受,唯獨老曹渾身抽搐,冷汗不斷往外冒。
林覺非這個想法已經不是什麼謀略手段了,而是真正的帝王心術!科舉制度是一個足以控制天下,權衡各方勢力的手腕!以科舉制度來治理國家,定然可以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令國家走向繁榮富強!
老曹心中無比震撼,為什麼林覺非竟然懂得帝王之術!難道林覺非之所以不出伙房,並不是以因為林覺非志在四方,而是林覺非在潛伏,為的是謀求帝王之權術?
老曹不禁為為曹丕三人擔心,三人沒人當成林覺非的徒弟,學不到林覺非的帝王權術,這今後天下傳承到底怎麼辦?以林覺非的神鬼莫測之術,曹丕三人豈能是林覺非對手,分分鐘被林覺非給玩殘了!
幸好林覺非還是收了曹靈兒為徒!如果曹靈兒能在林覺非這學到一絲皮毛,那今後自己打下的江山才有得傳承。
曹操也沒有繼續想下去,畢竟林覺非肯當眾傳授治國之權術,曹操自然相信林覺非不會圖謀不軌。而且林覺非的身份又是自己的女婿,怎麼說也是半個兒子,曹操如今的思想越來越開明瞭,也不想計較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