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既然心情不悅,那讓微臣代替陛下撰寫禪讓詔書,陛下只需蓋下天子璽印即可。”
“算是臣下替大漢盡這最後的微薄之力,以後,只怕沒有機會了。”
說完便拿起筆墨紙硯,趴在地上必恭必敬的書寫起來。
第三次蓋下天子璽印之後,劉協早已是悲憤交加,滿臉淚痕。
可是,弱者的眼淚再多,也無需同情,畢竟對別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曹操拿過第三道詔書的時才得意的微微一笑。
“禪讓高臺是否已經築起。”
“稟魏王,高臺早已築好,大典的吉日選在本月十二。”
還有六日。
曹操很滿意,也不介意還需等待。
禪讓是舉國大禮,日子必須謹慎選擇。
六日的時間在以前,訊息都不能及時的傳便天下。
但如今有了林覺非的報刊和快遞,僅需三日,便可將曹操一辭二辭三辭劉協的禪讓之事的美德,傳揚天下。
另外前期也做了許多的準備工作,就算如此驚天的訊息,也未掀起天下異樣之聲。
這也把曹操給開心壞了。
“若不是林老弟計策周密,準備充足,我估摸著天下人早已在我身後戳脊梁骨了。”
林覺非搖了搖手,“淡定,之前的我,就是個伙伕。”
林覺非的裝叉風格老曹早已見怪不怪,反而喜歡他這句話的感覺真好。
“還有,禪讓當日你必須去,官服我也給你做好,已駙馬的身份出場,不過服飾的要求我可是按太子規制做的,你不介意吧?”
做都做了,還能怎麼辦,林覺非兩手一放,表達出一副你愛咋在地的樣子。
只聽過太子監國,還未曾聽說駙馬監國一說。
林覺非穿太子服飾,名義是駙馬,他也覺得挺有意思的,曹操也甚是開心,二人也算是皆大歡喜。
五月十二日,許都城郊的銅雀山之上,滿朝文武百官齊聚一堂。
拱衛營守護外圍,臺下三千虎豹騎手握旗蟠左右列陣,壯觀之極。
山丘之上築了一座禪讓的高臺,名為銅雀臺。
銅雀臺九丈高,無丈寬,寓意九五之尊。
劉協也最後一次穿上龍袍,頭戴帝冕,站立於臺頂,面向上天,焚香祭祀,俯首行跪拜大禮。
禮畢後,轉身開啟詔書,面如土色的念道:
“退位詔曰,朕在即位以來,天下傾覆,民生凋零,幸得曹公相助,危而暫存。”
“曹公安定天下,體恤民生……選賢用能……天命所歸……朕意效仿昔日堯、舜……禪位於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