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讓所有與大魏相鄰的國家都聞風喪膽的騎兵,一直以來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取,也導致只要看見了遠處塵土飛揚情景,很多敵軍都已是紛紛丟盔卸甲而逃。
想不到今日這支令人談之色變的大魏鐵騎,已列陣在京都城下。
卑彌呼看著眼前的大魏軍,也慢慢的放下了心中的憂慮,他們似乎無法攻破京都城。
卑彌呼喃喃自語到:
“如此一看,也是時候與大魏商量能否議和之事了。”
幾日下來,接連的戰敗,加之吉野川河谷一戰被甘寧一場火攻,導致倭國這邊主力精銳淨喪,所剩城中守軍也不足三萬士兵了。
雖說倭奴國有大魏一州之地大面積,可現今的倭奴還處於混亂狀態,四分五裂,勢力眾多,相互之間多有互攻。
卑彌呼也只是這倭奴國中勢力最強大的存在而已。
大魏攻伐自己,也可能是因此而起。
畢竟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誰是最大的就打誰。
若是自己徹底敗了,其他多股勢力也就沒有抵抗的能力。
倘若議和對自己也有好處。
只要自己臣服於大魏,做其附屬國,也能依託大魏的實力幫自己完成一統倭國。
等到那時自己只需些許時日養精蓄銳,伺機而動也未嘗不可。
如此也算是迂迴救國吧。
隨即,卑彌呼就派出議和使者前去甘寧的大營。
說實在的這時的甘寧也很懵圈,自己征戰多年,這種主動投降的敵人還真是屈指可數的。
再加之卑彌呼給出的投降條件也非常的誘惑人啊。
為了求和,卑彌呼給出的條件竟是,三百萬兩黃金、玉石珍寶更是數不勝數,另外還有每年向大魏上貢一百萬兩黃金,永為大魏附屬國。
如此大的事情,甘寧顯然不敢擅作主張,一臉霸氣的對著倭奴的求和使者說道:
“竟然如此,你就回去告訴你們的倭奴女王卑彌呼,讓她派使臣隨我一同回大魏,覲見大魏皇帝,若陛下嗯準,那此事便妥了。”
甘寧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
若是自己回去一趟,還可以邀功請賞,若是曹操與林老弟不同意此事,便可順便著再裝上一批林氏霹靂雷來倭國轟掉特麼的京都城。
反正卑彌呼要求和,還送上了幾百萬兩的黃金,領老弟反正也需要錢,自然也很樂意接見使者。
我簡直聰明的之極,實乃天才也。
倭奴國的使者聽完甘寧的回覆,也高興壞了,嘚嘚瑟瑟的跑回了京都城向卑彌呼稟報了此事。
“呦西!好極啦。”
卑彌呼左右拍手道。
“只要甘寧將軍願意於我們談就好了,他儘管開價,我們倭國如數奉上,這樣我們倭奴國一統的偉業才有大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