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兄你與士元好好把學院辦好即可。”
“如今,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百姓的素質文化也要逐步的提高才行,這也是目前重要之事。”
“到那時,人人有書讀,民智大開,大魏才能更加繁榮昌盛。”
諸葛亮連忙點頭。
他確實也沒注意到這一點。
現在士族階層已被書院、報刊壓的幾乎沒有任何的話語權,如今天下的話語權基本已將他們排斥在外。
大部分也只是有個虛名罷了,過不了幾年,連最後這點虛名也將沒了。
“林老弟,這糧食有了,人也自然會有,大魏未來的宏偉計劃又是如何?”
諸葛亮學聰明瞭,不敢說大魏已經達到了頂峰,也許在自己看來已是空前盛世,但在林覺非的眼中也許只是=個雛形罷了。
此刻的他早已被林覺非的治國大略深深的折服。
最初曹操立他為大魏繼承人與代理監國之時,他還有些認為,林覺非所用的頂多算是些野路子。
雖然奇效不少,畢竟不是世家大族出身。
此刻他才明白,人家可是從蓬萊東路一直砍了一群天神到南天門的仙人啊,不是自己這種坐井觀天之人可以相提並論的。
“厲害咯,孔明兄目光遠大了,如此甚好,也可擔當大任。”
林覺非的一番教導,孔明也是滿臉無奈,真特麼該謝謝你。
“有人有糧了,接下來當然是要解決勞動力的事情。”
“大魏未來,人口過億肯定輕而易舉,莫非讓這麼多人全部都在田中種地?”
“若真要都去種地,辦學院又有何意義呢,讀書與不讀書都是種地?”
要解決勞動力的問題,也就意味著大魏要增加更多的工作崗位。
實際上,這種未來的概念就算是絕頂聰明諸葛亮,一時間他也難以理解,格局擺著呢。
若是沒有新的產業,人口將來真過億後,恐怕真是個大問題了。
土豆只是讓百姓們不在捱餓,解決溫飽問題,但不能讓大魏因此而停擺不前。
大魏要想發展,就需讓不同的人,進入到不同的產業中去,選賢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