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一毛不拔的網友提出這麼一個問題:《赤伶》從頭到尾,都充滿悲涼的氣氛,請問,您在寫這首歌的時候,是否借鑑了什麼故事?”
王冰冰念出問題。
聞言。
嚴謹頷首:“的確有故事。”
“哦?”
王冰冰來興致,“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可以跟大家講講嗎?”
“民國26年,初秋。安遠縣。”
“太陽國的忍者,闖進這個小縣城。”
“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可以說是人間地獄。”
“他們的大佐,很喜歡聽戲。”
“逼著臺上的裴琰之為他們唱戲。”
“若是不唱,便火燒安遠縣!”
“於是,裴琰之為忍者們,獻上一曲《桃花扇》!”
“裴琰之飾演李香君,活靈活現。”
“臺下的忍者,看的津津有味,全都入迷。”
“就在這時,只見那臺上的李香君大喊一聲:放火!!”
“一時間。”
“整個戲院,火光沖天。”
“烈火,從四面八方,朝看臺和舞臺,洶湧而至。”
“忍者們想逃,但為時已晚。”
“整整上百號忍者,全部葬身火海!”
故事講到這。
王冰冰臉上,寫滿了哀情。
甚至就連背景音樂,都換成了《赤伶》!
雖然音質不咋地。
但感覺,還是有的。
“那……那些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