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該起來喝藥了。”
一個帶著稚氣的孩童聲音,在一間略顯簡陋的房子中傳出來。
房間裡光線很是灰暗,極其簡陋的木板床上躺著一位年輕婦人。
婦人年紀大概在二十七八歲左右,不過此時的她完全沒有這個年紀本該有的模樣。
有的只是,面色蠟黃,面容消瘦,頭髮似枯草一般。
聽見孩子的聲音,婦人那雙渾濁的眼睛裡,有了些光彩。
“咳,咳咳”,婦人想坐起身子,只不過全身沒有力氣,略一掙扎,立馬就咳嗽了起來。
孩子見狀,連忙將剛熬好的湯藥放在一旁,上前慢慢扶起阿孃,又找了條被褥墊在阿孃身後,讓阿孃靠著。
“娘,來,喝藥了,喝了很快就能好起來哩!”將孃親扶起坐好後,孩子看著阿孃說。
婦人看著孩子臉上,還殘留著淡淡的鍋灰,沒來的急擦乾淨,心裡很不是滋味。
微微張嘴,嚥下孩子餵過來的湯藥,格外香甜!眼角淚珠劃出。
這麼懂事的孩子怎麼就是我的孩子呢?
孩子今年才八虛歲。
一年前正在田裡幹活的婦人突然病倒了,一病不起,這對這個日子本來就過得很是清貧的家無疑是個災難。
擔子早早的壓在了孩子身上。
所幸鎮子不遠處的山上還算有些物產,孩子便每天上山採藥換點微薄酬金,勉強度日。
不過有時天公不作美,山上去不得,餓肚子也是常有的,但孩子從沒讓阿孃藥給斷了。
雖然婦人因為這事還和孩子鬧過一場,讓孩子不要再給自己買藥,省下錢來,孩子的日子能過的好些。但一向聽話的孩子還是按時煎好湯藥,讓她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