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盱眙大捷的訊息隨著從前線歸來的囚犯口中擴散了開來。
他們帶回來的還有“想死嗎?想活嗎?”的打油詩,頓時,這街頭巷尾均在傳頌,奔走相告。
劉裕之名頓如晴天霹靂一般橫空出世。
晉國將秦國擋在了盱眙,這著實是令晉人大鬆了口氣,長幹裡也再次開始了久違的熱鬧。
劉穆之化身為一說書人,一路將前線的戰事添油加醋的從盱眙說回了建康,也虧得他的精明,再加上眾囚犯願意做他的托兒起鬨,竟然讓他大賺了一筆橫財,硬生生維持了這二十來號人生計,帶著他們一路風餐露宿,總算還是回到了建康。
如今劉穆之來建康考官不成,還有了一犯事汙點,如果不是劉裕,他估計都得交待在盱眙了。
如此落魄,實在是無顏回去面見心中的姑娘,索性就在建康住了下來,白天就在長幹裡的街頭磨嘴皮子,晚上就尋一角落貓著,省吃儉用,只求說書能暴富。
當不了官,那當個有錢人,衣錦還鄉也好。
否則,就這麼灰溜溜的回去,如何面見自己那勢利眼的丈母孃?豈不是令江兒姑娘更是難堪?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書暴富不了,慢慢的,就連生計也開始犯難了。
只在一個地方說,眾人聽過了之後,便不再覺得新鮮,也就不再來了,要去其他地方說吧,他本來就是從其他地方說過來的,這一路走來,估計其他地方的人也聽得厭倦了。
也虧得一同回來兄弟還算有點良心,時不時的就過來接濟一下。
但是,就算如此,他還是瘦了,也憔悴了許多。
之前仰慕他的於姑娘倒是想幫他,但是,劉穆之也有志氣,知道是她的人過來幫襯,就非要把錢退回給她,叫囂著餓死不做乞討人。
又是一個樸實無華的早晨。
劉穆之從角落裡醒來,端著一個破桌子就擺在了長幹裡的街邊,和一排排賣菜賣肉之人一行。
不過,他賣的是故事。
還沒開口,旁邊一豬肉佬立馬道:“你先別說,我來說。”
說罷,立馬學著劉穆之之樣,裝模作樣的前度兩步,右度兩步,再回到桌邊,一拍桌子,就大喝一聲:“想死嗎?”
卻是如同劉穆之一般,來了一個“想死嗎,想活嗎?”的打油詩開頭,接著,又道:“話說姑爺到了盱眙......”
豬肉佬侃侃而談,竟然將劉穆之這幾天所說的話一字不漏的背了出來。
這直讓劉穆之一陣臉紅。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還不算,旁邊的一個賣菜的立馬打趣道:“豬肉佬,你說的可比這胖子講的要好聽得多了,不如你別賣豬肉了,來講故事吧。”
“這感情好。”豬肉佬哈哈笑道:“只是,我若說了,胖子怎麼辦?豈不是斷人財路了?”
劉穆之一陣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