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二想問五里最後一個問題:“賢語書肆明天就要售賣方闊的話本,若少林因此遭殃,你打算如何?”
駐足,五里轉身:“少林教養了方闊,方闊那些話本也是在少林寫的。他從黎家借得的六十萬金藏在少林,也是在少林丟失。偷盜的孤山雖是戚家人,但其是在少林長大。還有我,絕煞樓我是東家之一。諸此種種,少林遭殃實屬應該。”
“若少林被圍…”
“釋峰山崩塌,那便是氣數已盡。我會跟少林一起亡。”
餘二點點頭:“我離山前,已經交代我師兄了,他會為我收屍。你死的時候,記得離我近點,這樣我師兄會順手連你一塊埋了。”
五里笑了:“好。”
兩人繼續走。沉默幾息,餘二又道:“黎上應是從崇州出發的,那裕陽、隴西、嶺州…幾家該都沒了。”
“不怪他。”五里道:“他們當年做得也是太絕了,說到底黎家跟他們並無仇怨。他們謀財就謀財,做什麼害命?害命,一刀封喉便是,非要活擰人頭。今日下場,全是各家咎由自取。”
“剛我看你追的那麼急,還以為你是要勸黎上良善?”
“不是,就是單純地想見見他。”
“我也有點想見,他真不愧是黎家人,賣方闊話本?”餘二笑著搖了搖頭。
五里笑不出來:“估計他收拾完十一家,就該輪到絕煞樓了。到時,絕煞樓三東家還能藏得住嗎?你我,等著揚名立萬吧。”
“那咱們是去絕煞樓還是往蒙都?”
五里腳下一頓,沉凝了兩息道:“餘二,你這輩子還有什麼想做卻一直沒能做的事嗎?”
還真有,餘二道:“想跟你再切磋一回。”
“可以。”
“那你呢,你有什麼想做的?”
五里露懷念:“我想回黃家營看看。”
他出生的地方。餘二道:“我陪你一起,去完黃家營咱們就往蒙都找戚贇。”
中午時分,三輛馬車進了裕陽城,駛到宋家大宅。中間那輛馬車的車伕下轅座,跪倒地上俯身拱起腰。一戴了一全套紅寶石頭面的婦人,踩著車伕的背下了馬車。婢子、婆子簇擁著她,往宋家大門口去。
宋家大門緊閉,幾個下人輪流敲都沒人回應。
“怎麼回事?”婦人擰眉露不悅,一月前她就著人送信到崇州,說要回家省親。可今日馬車到城門口了,她都不見人來迎。大哥和母親不在府裡嗎?
“再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