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嚴林推開木門。
穿著深藍色道袍,頭頂繫著布條,儼然一副道士打扮;不過黑黑的少年在梳洗簡單穿著後,顯得很精神,雙眼炯炯有神,透著亮光。
昨晚那個白髮老人將自己交給一箇中年道士後,化作一道流星飛到那座最高的雪山上去了。
中年道士此時也恰好走了過來,嚴林見到後笑著說前輩早。
隨後中年道士與嚴林介紹了道觀:玉龍觀內共三十六峰——三十六廟觀,許多廟與廟之間並不近,現在他們所在之地,是離觀主最近的幾座山。
玉龍觀三十六峰只有觀主所在的山峰才有名字——臥龍峰,也是最高峰。
道觀人不多,三十六廟觀,總共不到四百人,不像外面那些大宗門數千人。
中年男子名為王勉。
嚴林知道修煉之人,看不出年紀,直接稱呼為前輩。
王勉告訴嚴林,臥龍峰上有座書觀,存放玉龍觀內所有書籍、功法、摘錄,可自行前往取閱。
他讓嚴林以後就住這裡,這座小廟觀,加上新來的嚴林,一共只有三人。還有一人前年去了山下人間去歷練去了,估計今年就會回來。
王勉問他有沒有什麼想問的。
嚴林想了想,說道:“我不需要做什麼嗎?”
王勉沒理解。
“例如像外面江湖門派裡的拜師?為宗門做事?”
王勉明白了,搖著頭:“你只需要把自己屋子打掃好了,自己修煉,觀主有任何需要人下山時,自會有人聯絡你。”
事實上,天下三大道觀都如此,想要進入道觀唯一的辦法就是觀內之人推薦。而能進入觀內的,修煉天賦並非唯一標準,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秉性、為人等。
所以三大觀的規矩極少,因為人人自覺,而道觀內仙法無數,又有高深大能修士,只要願意修煉的,不可能有無用之輩。
嚴林說那自己沒什麼問題了。
王勉笑著道別,腳下出現一柄樸素長劍,去了別處山峰。
嚴林暗暗羨慕,自己都不會御劍飛行。
在外界看來是是茫茫無生機的雪山,而此時處於山內觀中,嚴林卻覺得冰涼的雪山並不是毫無生氣。
他所在的小廟觀只是幾座屋子圍起而成的,出了院子,嚴林並不覺得寒冷,山下是空曠雪白的谷地。
嚴林來到山下,周身全是雪山包圍,如果步行去另一座山峰,估計要半天時間。
少年在雪地留下一串小小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