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唐制,東宮左右衛率府除了設左右衛率各一人,正四品上,還有左右副率各一人,從四品上。”
“裴行儉,你的身份背景,孤就不提了。”
“劉仁軌,武德初年,河南道安撫大使任瑰以赤牒任命你為息州參軍。”
“我想對於你來說,軍隊或許比地方政務更有意思,如魚得水。”
“孤給你們這個機會,能否抓住,就看你們自己的了。”
俯瞰二人,李承乾淡淡道。
“是。”
錄事參軍裴行儉、兵曹參軍劉仁軌心中熱血沸騰,高聲應道。
在場其它人對此並不感到詫異,畢竟,裴行儉可是有家學淵源在這裡的,劉仁軌的年齡和經歷更是在這些人之中居首位。
不過,對於東宮武將之外,剩下的一人,大家多多少少有些疑惑,就連東宮右長史王玄策本人都有些坐立不安,只剩下他沒有得到安排了。
“王玄策。”
看著眼前這個略顯稚嫩的青年,李承乾態度極為和煦,問道:“你對陳湯怎麼看?”
“陳湯?”
東宮右長史王玄策一怔,這才回道:“殿下可是說昔日東漢破胡侯、射聲校尉。”
“正是他。”
微微點頭,李承乾的目光始終沒離開過王玄策。
“總百蠻之君,攬城郭之兵,出百死,入絕域,遂蹈康居,屠三重城,搴歙侯之旗,斬郅支之首,縣旌萬里之外,揚威崑山之西,掃谷吉之恥,立昭明之功,萬夷懾伏,莫不懼震。”
“漢家之威未有及陳湯之勝。”
王玄策話裡行間透著對這位古人的崇拜。
“好。”
李承乾滿意道:“從明日開始,孤會親下一份詔令,你可隨意進出東宮。”
“集賢殿蒐集有歷朝歷代關於周邊蠻夷的史實,鴻臚寺、四方館更是聚集有來自各國的使節。”
“多聽,多看,多學,《龍象般若功》、《辛酉刀法》、《武穆遺書》都要牢牢地掌握。”
“孤希望有朝一日,你可以向陳湯一樣,昭示四方蠻夷,明犯大唐者,雖遠必誅。”
嚯!!!
全場一片譁然。
沒有人知道太子竟然對眼前這個青年有這麼大的期望。
就連王玄策本人都有些受寵若驚,好半天才回過神來,面色脹紅,正聲道:“臣必不負殿下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