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麼時候,唐晨已經弄好了一切,笑眯眯地走了過來:“曾老,你們剛剛看到的,都不過是氣場帶給你們的心理暗示罷了,並非是真實存在的現象。再說了,我也沒那個本事,在法器上面做這種手腳啊!什麼‘張敞畫眉’、什麼‘桃之夭夭’,都是你們的意會罷了。”
唐晨把手一攤,表示自己絕對沒有動過什麼手腳,然而在場的沒有一個人相信他。
老郭嘿嘿一笑,說道:“好在阿九說了是‘桃之夭夭’,不然我還以為是‘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這又是什麼梗?”唐晨愣住了。
老郭嘿嘿一聲笑了出來:“‘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啊!”
曾老卻悠悠地說道:“你這人,就會歪解詩句。唐師傅,別理他,他不正經慣了。”
聽到這,唐晨這個“老司機”似乎也回過神來了,心中暗笑道:“沒想到這些年過半百的老頭子們的腦洞也奇大!”
“……這首詩原本是唐朝大詩人崔護的成名詩,裡面也隱藏了一個愛情故事的。表面上看這首詩是很悽美的愛情故事,但實際上,這個故事卻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崔護是唐德宗貞年間的一位書生,出身於書香世家,天資純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頭寒窗,極少與人交往,即使偶爾偷閒出遊,也喜歡獨來獨往。這一年的清明時節,正逢一個難得的晴朗天氣,屋外桃紅柳綠、蝶舞蜂飛、清風微拂、春意襲人。午後春日暖照,苦讀了一上午的崔護深為春的氣息所感染,決心去郊外好好體味一下春的盛情。於是放下書本,興致勃勃地獨自步行出城。見到一所莊宅,四周桃花環繞,景色宜人。適逢口渴,他便叩門求飲。不—會兒,一美麗女郎開啟了門。崔護一見之下,頓生愛慕。第二年清明節,崔護舊地重遊時,卻見院牆如故而門已鎖閉。他悵然若失,便在門上題詩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城南訪舊,沒能見到絳娘,回家後心裡一直放不下來,腦子裡不斷地問:伊人究竟到哪裡去了呢?——掃墓?探親?郊遊?甚至是出嫁了?他想來想去,絳孃的倩影時常縈繞在心頭。這樣一來,他根本無法用心讀書,甚至連茶飯也難以下嚥。於是,數日之後,他再度前往城南尋訪。”
“結果呢?”
老郭追著問道,曾老忍不住白了他一眼:“都多大年紀了,還這麼想聽才子佳人的故事?”
“人之常情啊!”老郭不以為意地說道。
“最後,崔護真的尋到了這位美麗的姑娘,結成了夫妻。這位姑娘不僅殷勤執家、孝順公婆、和睦親鄰,夜來還紅袖添香,為夫伴讀,使得崔護心無旁思,專意於功課,學業日益精進。唐德宗貞元十二年,崔護趕會試,獲進士及第,外放為官,仕途一帆風順,官到嶺南節度使。在賢內助的佐助下,他為官清正,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這樣的結局,滿意了吧?”曾老好氣又好笑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