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玄幻魔法>兼職風水師> 第三百四十四章:另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四十四章:另類 (1 / 2)

曾老見唐晨吃得歡快,笑道:“唐師傅,你應該沒吃過這‘面線糊’吧?”

唐晨搖了搖頭,沒有答話。

四哥非常欣賞唐晨這種率直,眼睛裡蘊藏著笑意:“小唐啊,這面線糊的出處有一個傳說。據說當年乾隆下江南時,來到了我們閩省泉(quan)州一個叫羅甲村的小村莊。那時正值糧食短缺的時候,村民全都窮得揭不開鍋。為此村民急得是團團轉,實在想不出要弄什麼吃的來招待皇帝。乾隆在一秀才家門口下了轎,村裡人都替秀才捏了把汗。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在牆角找到一些往年豐收時啃剩的豬骨頭和魚剌,洗乾淨後下鍋熬出一碗湯,又去櫃子裡掃出一把面線碎和一把薯粉,和著就做出了一碗麵線糊。乾隆吃後,感覺味道非常鮮美,馬上問這是什麼菜?

秀才當然不能實話實說啊,給皇帝知道他吃的是吃剩的豬骨頭、魚刺,還有面線碎、薯粉,這不是自尋死路嗎?這秀才也很有急智,脫口而出,說這是‘龍鬚珍珠粥’。

乾隆聽了,龍顏大喜,有問這‘龍鬚珍珠粥’是用什麼做的?這秀才妻子真是巧,立即大膽回答,這是祖傳秘方,用上等面線和特等精製地瓜粉加工而成。乾隆皇帝非常高興,連聲說好,給這秀才一家賞賜了不少錢銀。

從那時起,面線糊也就這樣傳開來。當然,這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雖然被人津津樂道,但是否真實已無從考證了……”

唐晨知道,這地瓜在南北方指的是兩種農作物,在北方地區主要指紅薯,番薯;而南方部分地區指豆薯、沙葛、葛薯,是兩個不同的物種。要是這個故事是真的話,那乾隆皇帝是自己誤會了,人家閩省人說的地瓜粉是葛薯粉或者是木薯粉這類的東西,而乾隆皇帝則以為自己吃的是番薯粉。唐晨對清朝沒什麼好感,也不會在意乾隆皇帝是不是吃了“低賤”的食物,但閩省人為了生存而展現出來的智慧,確實讓人欽佩。

吃過了早餐,他們就出發了。

由那個保鏢兼司機開車,他們三人分坐在那輛奧迪A4L上,徑直往惠(hui)安急馳而去。

惠(hui)安距離泉(quan)州很近,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到。

沿途的風景很美,四哥的心情似乎也不錯,問道:“小唐,你瞭解過惠(hui)安嗎?”

坐在副駕駛的唐晨回頭笑了笑:“我就知道惠(hui)安的石雕很出名,我在潘州認識一個石雕師傅,就是學自惠(hui)安的,曾老也知情。”

曾老笑而不答,四哥正色道:“惠(hui)安可不止石雕,還有各大港口,自北向南擁有湄洲灣、大港灣、泉(quan)州灣,有淨峰斗尾港、崇武港、秀塗港和輞川港等天然良港,你到了惠(hui)安,可就得嚐嚐正宗的惠(hui)安美食了。除了石雕之外,惠(hui)安還有影雕、瓷雕、泥雕,甚至是漆雕、巖雕!還有那崇武古城,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花崗岩濱海石城;還有洛陽橋,昭惠廟、義波祠和古井禪寺……”

聽著四哥滔滔不絕地介紹著惠(hui)安的景點、特產和美食,堪比一個最敬業的導遊,但唐晨卻聽得昏昏欲睡。

沒辦法,唐晨不是本地人,沒法透過語言去感受這些東西有多好。

哪怕是親身體驗到了,也不會有太多的感同身受。

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人總是下意識地認為,自己的家鄉才是最好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