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再仔細一看,原來上面寫的是張元富祖上的生卒年和名諱,怪不得張元富要跪了。
祭祀是華夏禮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禮儀中主要部分,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物件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神。
人神即是祖宗,而天神是要天子祭祀的,地祗則是士大夫祭祀,平民百姓只能祭拜祖宗和灶神了。祭祀的時間是每年的清明重陽鬼節,還有逝者生卒日都能祭祀。
事情到這,其實也就水落石出了。張元富的父親,確實在修建土地廟的時候,暗中佈下了厭勝術,用全村人的香火之力,激發風水寶地,化為己用。
這也是為什麼張元富前些年做生意如有神助一樣,簡直就是無往不利。
但好景不長,再好的風水寶地,也有它自己的運數。
本來集齊全村人的香火,能使這個風水寶地延運三元的,也就是六十年。但奈何時代在變,村裡年輕人全都出去省城、南海市區討生活了,村裡剩下的大多是老弱婦孺,香火便淡了下來。
香火一淡,再也留不住龍脈。龍脈一轉移,風水寶地自然就不再是風水寶地了。
土地廟和張元富息息相關,土地廟失運了,張元富也就跟著失運了。這也是為什麼張元富最近幾年生意不順的緣故,皆因沒有這風水寶地相助,哪裡能像以前那樣做哪一行就賺哪一行的錢?
這個道理,想必張元富自己也明白。
如果他不明白的話,就不會請人來調理風水了。
唐晨推測,張元富應該在馬來也有請人調理過家宅風水,效果不佳後,那風水師肯定告訴張元富,應該是祖宅的問題。所以張元富這幾年來,一直找尋著自己的祖宅,就是這個原因。但張元富也應該明白,如果祖宅久不住人,又沒有供奉祖先牌位,應該是不會對外地子孫有所影響的。所以張元富明裡找的是祖宅,但暗地裡想找的,不過是自己到底為何失運的源頭。
唐晨的推測已經八九不離十,雖不中亦不遠矣。
張元富認認真真地祭拜了一番後,才落寞地站起身來,誠懇地對唐晨說道:“唐師傅,果然不出你所料!”
唐晨謙遜地擺了擺手,說道:“僥倖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張元富恭維地說道:“唐師傅太謙虛了,如果沒有唐師傅,恐怕我還不知道要被矇在鼓裡多久……”
這句話一出,王東旭和黃剛的臉色都有點不好看。王東旭也就罷了,畢竟唐晨是他請來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黃剛畢竟是“海歸”風水師,哪裡聽得了如此“含沙射影”的話,立即一拱手,說道:“既然張董事長的心願已了,我留在這也沒多少意思了,告辭!唐師傅,你眼力不錯,希望以後還有交流的機會!”
唐晨也笑道:“同行交流切磋,也是應該的,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