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高布心道:“現在都已經叫我將軍了,我是真正的將軍了!”
楊映直接問石驍:“石將軍,你對戰場是最熟悉的,這仗要如何打,不知有何想法。”
石驍森然道:“現在敵眾我寡,而且自從上次受挫之後,敵人定然會據城以守,所以我們現在要當面打敗他們,幾乎不可能。
所以我們就只能避其鋒芒,混淆視聽,造成草木皆兵之勢……”
石驍的話並沒有說完:按他的辦法即便成功了,也只是打擊了敵人的信心,讓敵人不敢隨意出戰,仍然無法將其逼退。
而無論石驍、吳世文還是楊映,都還知道這一戰的一個重要因素:時間。
必須要在秦王的援軍到來之前將敵軍打敗,而這個時間可能很短,究竟多短不知道,但絕對不會很長。
吳世文問道:“那如何才能這樣子?”
石驍指了指地圖上的一個地方,說道:“現在只有一個辦法,化良縣。”
眾人都望著這個化良縣,而石驍繼續解釋道:“化良這個地方不大,但是它地形險峻,如果從東邊要進攻乾京,只要拿下了這裡,就進可攻,退可守。”
“化良縣?”
楊映若有所思地說道:“從地圖上看,這化良縣確實就像是通往乾京的咽喉,可是它往東是渭城,往西還有像藍倉這樣子的縣和其他的關隘,難道我們要直接躍過這幾個地方直接攻擊化良?”
“若想取勝,只能如此。”
石驍嚴肅地說著:“一旦拿下了化良,就將秦王的大軍東西分割開來,一者敵方必定軍心大亂,二者兩邊阻隔,自化良到乾京之間的敵軍也將陷入關門打狗之勢,那樣子京城的八萬守軍至少有幾天時間可以不必困守乾京,而從京中殺出將他們吃掉。
這樣子一來,我們就可以形成直逼渭城的態勢,秦王殿下為穩妥起見,也許會撤離渭城,那樣子我們便有了轉圜的餘地。”
“轉圜的餘地?”
吳世文冷聲道:“這個轉圜的餘地有多大?依我對秦王的瞭解,即便化良被我軍攻下,秦王也只將聚兵在渭城以作下一步打算而絕不會撤離。”
高布大聲疑惑道:“那我們為何不直接把渭城攻下來。”
三人都白了高布一眼。
石驍解釋道:“渭城城池堅固,憑我們的不足四千人,根本攻不下渭城。”
楊映沉吟道:“所以我們即便是攻下了化良,也只是緩解了局勢的危局,根本扭轉不了戰局。”
“至少我們可以撐到天下勤王的援軍到來,如果……”
石驍沒有說下去,高布直接問道:“如果什麼啊?”
楊映道:“如果是秦王的援軍先一步到來,那我們就危險了,一旦戰事不利,就不得不撤離乾京……”
撤離乾京,對於名望不夠的李啟元來說,這已幾乎是意味著失敗了。
相反,如果李成霸戰事不利,不得已退出渭城,以及他的名望,完全可以再起兵相爭。
而石驍、吳世文還不知道,大乾玉璽和兵符已經落入秦王之手,有這兩樣東西,李成霸完全可以在乾京之外的地方稱帝。
“將軍。”吳世文突然說道:“行軍打仗我不在行,但是我吳世文在天下還有些名聲,我願前往雍西地區,安撫雍西之地的民心,我不敢說讓他們全部歸順朝廷,但我至少可以讓當地的兵馬十日之內不會支援秦王。”
雍西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