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映卻是說道:“貞德先帝駕崩之前,已傳旨立李啟元為皇太孫,此時皇太孫已在群臣擁立之下登基為帝,新帝雖弱,然其絕非嫉賢妒能之輩,定能容納天下賢士,此時他正待各位助其治理天下。”
“縱然李啟元不嫉賢妒能,但他終究是個平庸之輩,又豈能安定天下。”
旁邊有人喊了起來,他自然不願意看著吳世文掉入楊映的坑。
“因為我會輔佐他!”
“只怕……”
那人正想再喊“只怕是你想當皇帝吧”,楊映本身並不想當皇帝,他只想把臨陽公主捧成皇帝,然後自己到一邊享受人生,但既有這想法,別人卻未必相信他。
楊映甚至料定別人認定他就是想當皇帝,不然現在何以如此積極。
楊映必須打斷他們的這個想法,於是大喊了起來:“我輔佐他,讓他身邊盡是賢臣,天下自然太平,我也才能去享受世間的榮華富貴。
我與你們各位雖然不甚熟悉,但我乃先帝愛女,臨陽公主的駙馬,弘州楊氏之嫡子,想來你們也是聽說過我的,知道我向來不學無術,不過一個紈絝公子,其實我並非如此,只是不願俗事纏身,故而收巧藏拙,以盡情享人間榮華,只是如今天下有難,我才不得不挺身而出。”
真是說得好生的冠冕堂皇啊!
但這確實是這些文人的疑惑:本來文不成武不就的楊映突然這麼厲害,那肯定是藏拙了。
這個藏拙的理由倒也說得過去。
旁邊一個文士說道:“駙馬想要輔佐新帝,那可知必得是文武雙全才行,駙馬殺了穆黑弓,這是我們都見過的,可不知駙馬文才如何!
這樣子吧!駙馬若是文才贏了我們,我們便……”
投降駙馬的話還是沒能從這些高傲文士嘴裡說出來。
“你們便怎麼樣?”李成鱗喊道:“是願意被千刀萬剮還是被五馬分屍啊!”
楊映心下卻一樂:跟他比文才,怕不是想多了吧!就他上輩子的熟知的唐詩三百首,都不需要他發揮曹操的文學才華……這可是送上門來讓碾壓你們。
楊映便即說道:“我若贏了你們,你們便肯歸順於皇上?”
“駙馬,我們說的比試文才,可是要當場對對子,當場成詩啊,甚至是文章策論。”
“當然了。”楊映再說:“你們如果輸了,你們便投降於我。”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