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一個時辰,楊銘終於等到了建築設計大師。據楊有禮說,楊府就是這位華箏大師設計的。
楊銘趕忙親切的握住華箏的手,“可算把你請來了,大師快幫忙設計一下吧”
“你就是楊家五郎?長得倒是儀表堂堂,我設計都是給人住。還未曾給工坊設計過”
“華大師,這工坊設計更講究佈局和效率。我也是聽聞大師你的名號才尋來,沒想到見識平平”
“你這小兒,莫要激我。我也是受三郎的請求才遠赴此處,你要是再無禮休怪我走人”
“哪裡哪裡,我只是怕有人做不好。反而怪天怪地的”
華箏直接不理楊銘,直奔工坊聚集地而去。華箏一路記錄,一路問。搞清了地形和各個功能後,便騎馬走了。
楊銘看他匆匆忙忙的,還以為有什麼大事呢。
五個水泥窯讓楊銘想到一個方案,不等華箏大師的設計圖,直接讓人在窯的後面用水泥和磚,壘上了一米高的池子。
楊銘的打算也簡單,他想利用燒窯的熱力加熱池子中的水,用水浴法提純酒精。
又交代給柳芒個任務,讓他在附件再建個燒製瓷器的窯子。又將一個設計圖給了他,讓人在高爐邊上建造。設計圖很簡單,就是一個可以晃動的大型坩堝。
吩咐好了一切,楊銘趁著還有時間帶著修蘭回了楊家。
這一個月曹欣和楊有為一直奮戰於知識的海洋,物理力學和化學元素剛剛懂了一些,就被楊銘拉入數學的海洋。
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也才剛剛掌握,楊銘感覺再教個簡單的方程和分數基本上就可以出師了。當然所謂的出師就是學一些的物理、化學知識。
楊銘估計了一下要把自己懂的這些教會它倆半年足矣。
一到楊家,楊銘直接去找了楊總管。問清了楊釗的所在,楊釗下午會出門,此刻正好在家。
楊銘趕忙去了楊釗的書房。
“義父,有要事和你商量”此時的楊銘衣服都沒換,短袖短褲腳上還帶著不少土。
“有何要事,搞的你如此狼狽”
“義父,此事事關重大。是一項功績!”楊銘怕楊釗不重視,趕忙大聲的讚揚道。
“莫慌,莫慌。說來聽聽”說著放下手中的茶杯。
“我研究出了一種粘合劑,其可以將石料粘合在一起。我曾問過一些建築工匠,一般都是使用石灰加上糯米作為粘合劑,成本控制主要在糯米的量上。”
楊釗聽的稍微感興趣了,說道,“那你研究出有什麼作用”
“我看了弘文館中的記錄,近三十年來,渭水水患日益嚴重。要控制水患大多是修改河道,建造堤壩”
楊釗聽到這表情嚴肅了起來,心中稍微明瞭。
“一般的河堤都是用木樁來控制加固,大水一來河堤就受不了侵蝕。為什麼不能修成城牆那樣呢,費用實在是太高,有效時長太短。我所製造的這種物質,可以快速成型粘合磚石等材料”
“就是你在城東的那幾座窯?”
“正是,這最新的材料價格低廉,使用方式和糯米灰相似,抗水性好,使用的時限也很長。不僅可以作為河堤修建,作戰時修築堡壘也是一大利器”
楊釗聽完沉思了半刻,“現在你去拿來,我瞧瞧”
“義父請隨我來”楊銘早有準備,出了門帶著楊釗來了自己的屋子前。